胸腺肽的副作用是什么 警惕使用胸腺肽的3个不良反应

胸腺肽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胃肠不适、肝肾功能异常等。胸腺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等疾病,但需警惕其潜在不良反应。
胸腺肽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过敏性休克症状。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应告知医生,用药期间出现皮肤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临床常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缓解过敏症状。
部分患者使用胸腺肽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建议饭后服用或调整给药方式减轻刺激,症状持续需考虑减量或停药。可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改善胃肠功能。
长期大剂量使用胸腺肽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尿蛋白阳性等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乏力、尿量改变等症状时需及时检查。护肝治疗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
使用胸腺肽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用药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医疗机构。出现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停药并检查血常规。日常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定期复查免疫功能指标和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