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冲击波碎石术可能出现轻微副作用,常见反应包括血尿、腰部疼痛、皮肤淤斑,严重并发症如肾周血肿、感染概率较低。
1、血尿冲击波可能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损伤,术后1-2天内出现淡红色尿液属正常现象,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同时增加饮水量。
2、腰部疼痛碎石过程中能量传导可能刺激腰部神经,表现为钝痛或绞痛,通常48小时内缓解。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配合局部热敷。
3、皮肤淤斑冲击波传导路径可能出现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紫红色斑块,一般无须特殊处理,2周内自行消退。淤斑面积较大时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4、严重并发症罕见情况下可能发生肾实质损伤或尿路感染,与结石体积过大、术前存在炎症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处理。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可降低风险。
术后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及时返院。
6毫米肾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实际排出概率与结石位置、输尿管条件、饮水量及个体差异有关。
1、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排出概率较低,可能伴随腰部钝痛;下段结石更易排出,常出现下腹放射痛。
2、输尿管条件输尿管直径正常者排出概率较高,狭窄者可能需药物扩张,表现为排尿困难或血尿。
3、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冲刷作用,缺水可能加重结晶沉积,出现尿液浓缩现象。
4、个体差异代谢异常或解剖变异者排出困难,可能与高尿酸血症或输尿管迂曲有关,需影像学评估。
建议增加跳跃运动促进结石移动,出现持续绞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