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乳垫的分类和注意事项

防溢乳垫主要分为可洗型和一次性型两类,使用需注意材质透气性、更换频率及皮肤过敏反应。哺乳期女性乳汁分泌旺盛时,防溢乳垫可吸收溢出的乳汁,避免衣物浸湿和细菌滋生。
可洗型防溢乳垫多采用棉质或竹纤维材质,具有柔软亲肤、透气性好的特点,适合对环保要求较高或皮肤敏感的人群。使用时需及时清洗并阳光下晾晒杀菌,避免重复使用后滋生霉菌。此类乳垫吸水量相对有限,乳汁分泌量大的女性可能需要搭配哺乳内衣增强固定效果。
一次性防溢乳垫通常由无纺布和高分子吸水材料制成,吸收速度快且容量较大,适合外出或夜间使用。部分产品添加抑菌成分,但长时间不更换可能因闷热引发乳头湿疹。选择时应避开含荧光增白剂的产品,使用时每2-3小时或浸湿后需立即更换。
表层材质优先选纯棉或蚕丝面料,避免化纤成分摩擦乳头。内层吸水芯体建议选木浆与高分子复合材质,纯棉内芯吸水后易结块变形。皮肤易过敏者应选无香精、无氯漂白剂的产品,使用前可在手臂内侧测试是否引发红疹。
无论哪种类型,乳汁渗透到表层或使用超过4小时都需更换。哺乳后乳头湿润状态下直接接触乳垫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建议清洁乳头并晾干后再佩戴新的乳垫。夏季或运动出汗后应缩短更换间隔,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使用期间出现乳头瘙痒、脱屑或灼痛感,应立即停用并清水冲洗。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乳腺炎或念珠菌感染。哺乳前后可用羊脂膏涂抹乳头保持滋润,破损时改用医用纱布临时吸收溢乳。
哺乳期除正确使用防溢乳垫外,建议穿着支撑力良好的哺乳内衣避免压迫乳腺。日常饮食减少油腻汤水摄入可适度调节泌乳量,定期手挤少量乳汁能缓解胀奶不适。若持续大量溢乳伴随发热,需排查高泌乳素血症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