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新型怪状病毒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38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登革热病毒新型怪状病毒,通常是指登革热病毒变异株。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临床以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皮疹、出血倾向为特征。

1、传播途径:登革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的乙型流感病毒属,目前发现的有四个血清型,分别为DENV-1、DENV-2、DENV-3和DENV-4。其中DENV-2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流行株,而DENV-1和DENV-3则在西太平洋地区流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了登革热病毒不断发生变异,从而出现了新的类型,如DENV-5等;

2、症状表现: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比如DENV-1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等。而DENV-2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轻度登革热的症状,如低热、轻微的关节疼痛等。而DENV-3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普通登革热的症状,如发热、乏力等。而DENV-5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轻型登革热的症状,如低热、咽痛等;

3、预防措施: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病毒感染,因此建议平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去疫区旅游或居住,并且要避免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如果需要前往疫区时,则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4、治疗措施:一旦确诊为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阿昔洛韦片等。同时还需要配合对症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如发热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