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症状和治疗方法介绍

儿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41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小儿

在古代,当医学不发达时,儿童营养不良被认为是儿童的难题之一,但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患这种疾病的儿童并不多。但我们仍然应该了解这种疾病。让我们来看看小儿疳积一些知识。

儿童营养不良的症状是什么?

营养不良是指儿童脾胃虚弱、运输不良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多发生在3岁左右的婴儿,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的儿童。临床上,具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干燥、头发稀疏、精神疲劳、腹胀、饮食异常等特点。

一、临床表现

1、肤色苍白或苍白,疲劳无力,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头发干燥,重者智力发育不良。

2、有母乳不足或喂养不当和慢性病史。

二、主要类型

1、轻度:腹部、躯干和大腿内侧的皮下脂肪变薄,肌肉不强壮,体重比正常低15%~25%者。

2、中度:腹部、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明显消失,大腿内侧皱纹明显,肌肉松弛,皮肤苍白干燥,面部明显消瘦,体重比正常低25%140%。

3、重度:全身皮下脂肪完全消失,脸颊极度消瘦,额头上有皱纹,像老人一样。皮肤干燥,无弹性,无光泽,体重低于正常水平40%。

如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一、中医治疗

消乳消食、导滞和中之法的治疗应用。

方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麦芽10g、陈皮6g、莱茵籽6g、白术6g、茯苓6g等药物治疗。

化食丸、消乳丸等可用于中成药。

二、如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常用按摩穴位及技术推荐

推八卦2分钟,清胃2分钟,健脾2分钟,大肠2分钟,中脘1分钟,脊椎一次,腹部阴阳半分钟,巨阙2分钟,足部三里1分钟。

三、儿童营养按摩随证配穴

1、伤食

表现:精神烦躁,晚上睡不着,纳呆,腹胀,腹痛拒绝按压,或呕吐食物残渣,或大便臭,尿浊或伴发热,苔厚腻,脉滑数。

治疗方法:消食导滞,中健脾。

按摩配穴;揉板门2分钟,清大肠2分钟,推七节骨1分钟,推承山1分钟,呕吐者配天柱骨,逆揉巨阙2分钟。

2、积滞伤脾

表现:精神不振、烦躁、面色发黄、乳食不进或食后饥饿、头发干枯结穗、身体瘦弱、头大颈细、腹部膨胀(蟾蜍腹)、脂肪消失、青筋暴露、苔藓腻舌质淡、脉冲细。

治疗:益气健脾,同时消积。

按摩配穴:退六腑2分钟,摩腹1分钟,逆揉天枢1分钟,刮四缝1分钟,分腹阴阳1分钟。

3、气血两虚

表现:精神萎靡,睡眠露眼(睡眠时眼睛不能闭合),食欲不振,或便秘或大便不消化食物,面色无光泽,身体干瘦如柴,四肢不温,哭声无力,舌质少苔,脉虚无力。

治疗:益气养血,健脾健胃。

按摩配穴:补肾2分钟,补脾3分钟,推三关1分钟,揉三阴交2分钟。

附:捏脊法

医生用拇指从大椎穴旁边打开1.5英寸,从上到下按压丙次。然后用双手食指背面水平按压长强穴。拇指的一端与食指合作,捏住皮肤,交替向上,直到大椎穴一次,连续捏六次。第三次或第四次,用隐藏的力量将肌肉拉到腰椎和胸椎的左右上方,每次捏两次,然后向上提起。第六次捏后,

用两个拇指从命门到肾俞穴按压一次。连续6天为一个疗程,每天2次。

针灸四缝穴:用毫针快刺不留针,刺破后用手挤出黄水或淡血水,一天一次。

四、小儿营养不良食疗方法

以下食疗方可缓解小儿营养不良:

1、珠玉二宝粥

功效:健脾养胃,补肺内热,主要治疗脾肺气虚引起的各种疾病。

配料: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

做法和服用方法:先将薏苡仁煮至烂熟,再将山药洗净去皮捣碎,将柿饼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成粥糊。每天服用2次,5-7天为1个疗程。

2、红糖大麦粥

功效:适用于面黄肌瘦、乏力少食、脾胃虚弱的儿童,可治疗小儿营养不良。

配料:50克大麦米,25克红糖。

做法和服用方法:将大麦米洗净,放入高压锅中煮成软粥,加入红糖即可食用。连续服用几天即可见效。

注:温暖的饮食,少吃多餐。

3、薯蓣拨粥

功效:养心健脾胃。适用于心气不足、自汗盗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儿童。

配料:100-150克生薯片(山药),100-150克面粉,适量葱、姜末,少许红糖。

做法和服用方法:将生山药洗净,刮去皮捣碎,与面粉一起调入冷水中煮成粥糊,煮熟后加入葱、姜末、红糖,煮1-2。可以一年四季服用。

注:无论寒暑,都要吃温暖的食物。

推荐阅读:

介绍了中医治疗小儿营积的方法

小儿营养不良调理有妙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