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颜色是深褐色的

泌尿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239次浏览

尿液呈深褐色可能与饮水量不足、食物或药物影响、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深褐色尿液通常提示存在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饮水量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不足时,尿液浓缩会导致颜色加深呈深褐色。这种情况多见于高温环境作业、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水,或长期饮水习惯不良的人群。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颜色是否恢复正常是简单的鉴别方法。

2、食物或药物影响

食用大量桑葚、红心火龙果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或服用利福平胶囊、甲硝唑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时,代谢产物可使尿液暂时性呈现深褐色。通常停止摄入相关物质后24-48小时,尿液颜色可自行恢复正常。

3、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尿胆原升高会导致尿液呈浓茶色或深褐色,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管结石等疾病。这类患者多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疼痛、陶土样大便等症状,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确诊。

4、溶血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蚕豆病等疾病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时,血红蛋白经肾脏滤过形成血红蛋白尿,表现为深褐色或酱油色尿。患者往往同时出现贫血貌、黄疸、乏力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5、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泌尿系肿瘤等疾病可能导致血尿,血液在尿液中氧化后呈现深褐色。这类情况常伴随尿频尿急、腰背部疼痛、水肿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泌尿系彩超、CT尿路造影等检查进一步鉴别。

发现深褐色尿液应记录出现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因,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建议采集晨起中段尿进行尿常规检查,若持续24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腹痛、排尿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消化内科或泌尿外科。日常需避免服用不明成分药物,控制动物内脏、浓茶等影响尿液颜色食物的摄入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