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

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憋尿、合理用药及定期复查等方式实现。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不良生活习惯及激素变化等因素引起。
每日清洁会阴部,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会阴,以免破坏局部菌群平衡。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均匀分配在白天时段。充足水分可形成大量尿液,机械性冲洗尿道内细菌。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淡绿茶,避免含糖饮料及酒精。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
尿液滞留会稀释抗菌物质浓度,膀胱过度充盈可能引发尿液反流。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工作间隙设置排尿提醒。长途旅行前提前排空膀胱,必要时使用成人纸尿裤而非刻意憋尿。
急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要小剂量维持治疗,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软膏。严禁自行购买抗生素或中断疗程。
完成抗菌治疗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疗效,复杂感染需行泌尿系超声排除结石或梗阻。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育龄女性孕前建议筛查无症状菌尿,既往感染者需加强孕产期监测。
日常可增加蔓越莓制品摄入,其原花青素成分能抑制细菌黏附尿道上皮。避免久坐及穿紧身裤,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及时就医,绝经女性可咨询医生进行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婴幼儿需注意勤换尿布,老年患者夜间可床边放置便器减少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