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眼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眼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视物模糊、畏光、单眼复视、色觉异常、老花眼症状减轻等。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透明度下降的退行性病变,早期表现常被误认为老花眼或视疲劳。

早期最典型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尤其在强光下更明显。晶状体混浊导致光线散射,患者常描述视物如隔毛玻璃,可能伴有阅读困难。这种模糊感初期可通过调整眼镜度数暂时缓解,但会持续加重。
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时会出现光散射现象,表现为对阳光、车灯等强光源异常敏感,夜间驾驶时可能出现眩光或光晕。部分患者会主诉室内灯光刺眼,需调暗环境光线才能舒适视物。
晶状体局部混浊可能导致单眼视物重影,遮盖健眼时症状更明显。这种复视与双眼视轴异常引起的复视不同,不会随注视方向改变而消失,常见于皮质性白内障早期。

晶状体变黄褐色会影响色觉感知,患者可能难以区分蓝色与紫色,或感觉整体色调偏黄。随着病情进展,红色系颜色可能显得更暗沉,影响对交通信号灯的判断。
核性白内障患者因晶状体核硬化导致屈光指数增加,可能出现暂时性近视漂移,表现为老花眼患者突然能看清近处小字。这种"第二视力"现象是病情进展的信号,并非视力真正改善。

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出现症状后需避免强光刺激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上可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抗氧化物质。控制血糖血压,避免吸烟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这些措施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若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