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的常见问题是什么
眼科编辑
医言小筑
眼科编辑
医言小筑
白内障手术后常见问题主要有术后感染、角膜水肿、后囊膜混浊、人工晶体移位、黄斑囊样水肿等。这些问题通常与手术操作、个体差异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多数可通过规范治疗缓解。

术后感染可能与术中器械污染或术后用眼卫生不良有关,表现为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抗感染药物,严重时需全身应用头孢呋辛酯片。建议术后避免揉眼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角膜水肿通常因手术中超声能量使用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出现视物模糊、畏光。轻度水肿可使用5%氯化钠滴眼液和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促进消退,严重者需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早期避免俯卧位有助于减轻症状。
后囊膜混浊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所致,表现为视力再次下降。可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操作时间仅需数分钟。术前预防性使用非甾体类滴眼液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可降低发生概率。

人工晶体移位可能与囊袋支撑不足或外伤有关,导致复视或眩光。轻度偏位可观察,明显移位需手术复位。使用三片式人工晶体或囊袋张力环可减少该并发症,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
黄斑囊样水肿多发生于术后4-12周,与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相关,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治疗需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口服乙酰唑胺片。糖尿病患者术前需严格控制血糖。

白内障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滴眼液,避免污水入眼及剧烈活动。饮食应补充维生素A、C和锌,如胡萝卜、西蓝花及牡蛎等。术后1周内避免弯腰提重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出现突发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眼底及眼压至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