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疾病的保健护理

眼底疾病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眼科检查、科学用眼、饮食调整、避免眼部外伤等方式进行保健护理。常见眼底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等,需根据具体类型针对性防护。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眼底病变的重要诱因。糖尿病患者应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避免病情波动损伤视网膜微血管。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等技术可早期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病变。已确诊患者需按医嘱复查,监测玻璃体切割术、抗VEGF药物注射等治疗效果。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环境光线需柔和均匀。可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落。
增加深色蔬菜、蓝莓、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限制高糖高脂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适度运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从事高风险作业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直接眼部撞击。游泳时使用密封泳镜防止池水刺激,化妆时注意工具清洁。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撕裂等急症。
眼底疾病护理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建议戒烟限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用力揉眼或压迫眼球。冬季注意眼部保湿,夏季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合并干眼症者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同时保持室内湿度40%-60%。出现飞蚊症加重、视物变形等预警症状时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