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传播方式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感染者排泄物、性接触及密切生活接触等。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可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或日常用品间接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易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或未充分加热的食物传播。贝类、生鲜蔬菜水果等可能因接触受污染水源而携带病毒。食物在加工、储存过程中若卫生条件不佳,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建议避免生食海鲜,饮用煮沸水,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
直接接触感染者粪便或接触被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彻底洗手,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婴幼儿尿布更换、护理人员处理感染者排泄物时风险较高。保持手部卫生是重要预防措施,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在如厕后和进食前。
与感染者发生肛交、口肛接触等性行为可能传播病毒。病毒可通过微小破损的黏膜进入人体。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侣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使用安全套可降低传播风险,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或居住环境拥挤、卫生条件差时,可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家庭成员、集体生活人群更需注意隔离措施。感染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并消毒,避免为他人准备食物。
在病毒血症期,通过输血或共用注射器等途径可能传播,但概率较低。吸毒者共用针具、医疗操作中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感染。规范医疗操作流程、避免共用注射器可有效阻断该传播途径。
预防甲型肝炎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水产。外出旅行时选择瓶装水或煮沸水,避免食用街头摊贩的即食食品。保持良好手部卫生习惯,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慢性肝病患者、男男性行为者可接种甲肝疫苗获得免疫力。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