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呕吐的处理方法

幼儿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保持休息、物理缓解、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感染、食物过敏、肠梗阻、脑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呕吐后需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期间可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溶液。症状缓解后从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高糖、高脂或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喂养时间。
每次呕吐后补充5-15毫升电解质溶液,使用专用喂药器或小勺缓慢喂服。观察尿量是否正常,若4-6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散剂按说明书配制。
让幼儿保持侧卧或半坐位以防误吸,呕吐后30分钟内避免剧烈活动。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空气湿度,减少咽喉刺激。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用温水毛巾清洁口周皮肤,涂抹凡士林预防皲裂。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但腹部肿胀或触摸哭闹时应停止。可配合丁桂儿脐贴外用,但皮肤破损处禁用。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剧烈呕吐伴脱水时需静脉补液,肠梗阻需禁食胃肠减压。切勿自行使用止吐药,尤其避免含氯丙嗪成分药物。
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及呕吐物性状,出现血性呕吐物、持续腹痛、意识模糊等需急诊处理。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逐步增加苹果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可提前接种疫苗预防。呕吐后漱口清洁口腔,避免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