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药物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儿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938次浏览

关键词: #儿童 #抗生素

抗生素药物可能对儿童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过敏反应、肝肾负担增加、耐药性风险及生长发育影响等危害。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

1、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可能破坏儿童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腹泻、腹胀或消化不良。长期菌群紊乱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甚至与过敏性疾病发生相关。建议在使用抗生素期间配合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

2、过敏反应风险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可能引发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就医。既往有过敏史的儿童更需谨慎选择抗生素种类。

3、肝肾代谢负担

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抗生素需经肝肾代谢,儿童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尿结晶等异常。临床常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肾毒性较低的药物,用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保证充足饮水促进药物排泄。

4、耐药性问题

频繁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常见感染治疗效果下降。如儿童反复使用阿奇霉素颗粒治疗呼吸道感染,可能使肺炎链球菌产生耐药性。家长不应自行购买抗生素,必须完成全程治疗,避免随意减量或停药。

5、生长发育影响

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影响软骨发育,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着色,这些药物通常禁用于低龄儿童。即使是相对安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长期使用也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干扰营养吸收。临床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安全性较高的儿童剂型。

儿童使用抗生素后,家长应注意观察有无食欲减退、异常哭闹等表现,饮食上增加酸奶、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治疗期间避免与钙铁制剂同服,按医嘱定时定量用药。普通病毒感染无须使用抗生素,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先明确病因,不可盲目用药。定期接种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是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根本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