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原则有哪些?房颤治疗需要遵循3大原则

关键词: #房颤
关键词: #房颤
房颤治疗需遵循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3大原则。主要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抗凝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控制心室率是房颤治疗的基础目标,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片。对于急性发作患者可静脉注射药物快速控制心率,慢性患者需长期口服药物维持。控制目标为静息心率60-80次/分,轻度活动时不超过110次/分。心率控制可改善心功能,缓解心悸等症状。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是理想治疗目标,可采用药物复律如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或电复律治疗。对于阵发性房颤早期复律成功率高,持续性房颤需评估心房结构改变程度。导管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通过隔离肺静脉电位达到根治目的。复律后需继续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
所有房颤患者均需评估卒中风险,常用CHADS2-VASc评分。中高危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传统药物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无需监测。低危患者可考虑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需平衡出血风险,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抗凝禁忌的高危患者。
房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咖啡和浓茶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适量。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心悸加重、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