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儿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关键词: #尿布疹
儿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关键词: #尿布疹
尿布疹通常由尿液粪便刺激、摩擦损伤、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或皮肤屏障功能薄弱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尿布区域皮肤发红、丘疹、糜烂或渗出,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避免过度擦拭及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产品。

婴幼儿排泄后未及时更换尿布,尿液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粪便中的消化酶会破坏皮肤角质层。这种化学刺激可导致皮肤pH值升高,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建议家长每2-3小时检查尿布情况,排便后立即用温水清洗,轻柔拍干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如贝亲婴儿护臀膏。
尿布材质粗糙或穿戴过紧时,机械性摩擦会损伤皮肤屏障。纸尿裤边缘、魔术贴等部位反复摩擦易造成表皮脱落。选择无纺布表层、弹性腰围的尿布产品,穿戴时留出一指空隙。已出现破损时可薄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潮湿环境易滋生白色念珠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片伴卫星灶,细菌感染可见脓疱或黄色结痂。确诊后需使用抗真菌药如硝酸咪康唑乳膏,或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避免混用激素类药膏。

尿布中的染料、香料或护理用品成分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使用新产品后迅速出现的边界清晰红斑,伴瘙痒或灼热感。立即停用可疑产品,用清水冲洗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
早产儿或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脂分泌少,更易受刺激。这类患儿需选用不含酒精的婴儿湿巾,清洁后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如妙思乐思拓敏滋润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0.03%他克莫司软膏。

预防尿布疹需建立科学护理流程:每次更换尿布时用37℃温水冲洗,棉柔巾按压吸干而非擦拭,每日安排1-2次臀部暴露时间。出现持续72小时不缓解的红肿、渗液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回避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护理期间避免使用滑石粉或精油类产品,这些可能加重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