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会聋吗?

关键词: #中耳炎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不会导致永久性耳聋,但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是鼓室积液导致的传导性听力障碍,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恢复听力。
鼓室积液造成的传音障碍是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积液使鼓膜振动受限,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耳闷胀感、自听增强和轻度听力减退。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对呼唤反应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下的听力损失多为轻度至中度,气导听力图显示低频区下降,骨导听力正常。通过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等治疗排出积液后,听力通常能完全恢复。
少数病程迁延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持续积液导致中耳腔纤维组织增生,听骨链固定,此时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传导性聋。若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可能造成鼓膜穿孔或听骨破坏。极个别病例因长期未治疗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这与内耳长期缺氧或炎症介质损伤耳蜗有关。这类情况需要通过鼓室成形术或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
建议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时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力擤鼻,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乘坐飞机时可做吞咽动作帮助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鼻咽部炎症,必要时行鼓膜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