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掏耳朵会怎么样?

长期不掏耳朵可能导致耵聍栓塞或外耳道炎症。耵聍是外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的淡黄色黏稠物,具有保护作用,但过度堆积会引发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甚至感染。
耵聍通常可随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若外耳道狭窄、耵聍分泌旺盛或使用棉签不当将耵聍推入深处,可能形成坚硬栓塞。初期表现为耳道瘙痒、轻微堵塞感,栓塞完全阻塞耳道时会出现传导性听力减退,遇水膨胀后可能突发耳痛。油性耵聍体质者更易发生沉积,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感染风险增高。
少数情况下,长期未清理的耵聍可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外耳道炎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耳痛、黄色脓性分泌物及耳周淋巴结肿大,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恶性外耳道炎。耳道内潮湿环境(如频繁游泳)会加速微生物繁殖,佩戴助听器或耳塞也可能破坏耳道自洁功能。
建议避免用棉签、发卡等工具自行掏耳,以免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出现听力骤降、持续耳痛或流脓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耵聍钩、吸引器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栓塞。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治疗,日常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