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患者的自我诊断方式有哪些

心绞痛患者可通过观察胸痛特征、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缓解方式及心电图变化等方式进行初步自我判断。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需结合专业医疗检查确诊。
典型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放射。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而非尖锐刺痛,持续时间通常为2-15分钟。需注意与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等非心源性胸痛相鉴别。
发作时常伴有冷汗、恶心、呼吸困难或濒死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循环不足表现。若合并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或意识改变,提示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更年期女性患者可能以背痛、牙痛等不典型症状为主。
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刺激是常见诱因,停止活动后数分钟可缓解。夜间平卧时发作可能提示卧位型心绞痛,无诱因静息发作则需警惕不稳定性心绞痛。记录发作时的活动强度和环境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1-3分钟缓解是典型特征,休息后5-10分钟症状逐渐消失。若服药后15分钟仍无缓解或需多次服药,可能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需注意部分患者对硝酸甘油敏感可能出现头痛等副作用。
家用便携式心电图仪可检测发作时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但正常心电图不能排除诊断。建议记录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并与无症状时对比,动态观察ST-T改变更有诊断价值。合并心律失常时可能出现房颤、室性早搏等图形。
心绞痛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强度、诱因及缓解方式,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及暴饮暴食,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制剂。建议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二级预防药物。若胸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须立即呼叫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