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心肌缺血做什么检查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18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怀疑心肌缺血时,通常需进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心肌缺血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血栓形成有关,表现为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初步筛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静息心电图对急性发作期敏感性较高,但部分患者静息状态可能无异常,需结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该方法无创、便捷,适合门诊初筛,但无法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2、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心肌缺血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显示血管狭窄位置和程度。该方法能清晰识别斑块、血栓或痉挛导致的管腔阻塞,同时可进行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适用于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异常患者,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操作。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通过声波成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可发现心肌缺血引起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负荷超声(如多巴酚丁胺试验)能诱发隐匿性缺血,提高检出率。该检查无辐射风险,适合评估心肌梗死后的存活心肌,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4、运动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跑步机或踏车运动增加心脏耗氧量,诱发潜在缺血并同步监测心电图变化。适用于静息心电图正常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能评估运动耐量和缺血阈值。禁忌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试验中需密切观察血压和症状。

5、心肌核素显像

心肌核素显像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如锝-99m)显示心肌血流分布,静息与负荷状态对比可识别缺血区域。对多支血管病变或心电图干扰(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诊断价值较高,但费用相对昂贵,且需接触少量辐射。

日常需避免吸烟、高脂饮食等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突发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呼叫急救。确诊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合并糖尿病或肥胖者建议通过低盐低脂饮食、有氧运动改善代谢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