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婴儿肺炎怎么治疗

儿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229次浏览

37天婴儿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雾化吸入、补液支持、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入性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头孢呋辛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但须严格遵循儿科剂量。早产儿或低体重患儿需警惕真菌感染,必要时使用氟康唑注射液。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患儿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2、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0.5-1L/分钟。严重呼吸窘迫可能需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家长要记录患儿呼吸频率和唇色变化。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每4小时需评估氧疗效果。

3、雾化吸入

支气管痉挛患儿可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每日2-3次。雾化前30分钟避免喂奶,选择睡眠时操作可提高配合度。家长需掌握正确的拍背排痰手法,雾化后清洁面部以防药液残留刺激皮肤。

4、补液管理

按每日100-150ml/kg计算补液量,首选口服补液盐Ⅲ。静脉补液时需控制滴速在3-4ml/kg/h,监测尿量和前囟张力。母乳喂养应继续维持,配方奶可暂时稀释喂养。出现眼睑水肿或尿量减少需立即调整补液方案。

5、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用酒精擦浴和退热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发热期间每2小时测量体温,若持续高热伴抽搐需紧急处理。保持室温24-26℃,衣着宽松透气。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呼吸、吃奶量和精神状态,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二手烟和粉尘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抚触促进肺功能康复,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若出现拒奶、呻吟或肤色发绀等危重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母乳喂养母亲应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