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手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剖腹产手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产道梗阻、前置胎盘、妊娠合并严重疾病等情况,需严格遵循医生评估。手术前后需注意切口护理、感染预防、活动限制等事项。
胎儿窘迫是剖腹产的重要适应证,通常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羊水污染等缺氧征象。可能与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手段确诊,紧急情况下需立即终止妊娠。术后新生儿可能需转入儿科观察,产妇需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
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可能导致自然分娩困难。孕晚期可通过外倒转术尝试矫正,失败后建议择期剖腹产。手术需避开胎盘附着部位,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需监测子宫收缩情况,预防产后出血。
骨盆狭窄、巨大儿或生殖道肿瘤可能阻碍胎儿娩出。需通过骨盆测量、超声评估胎儿大小。选择性剖腹产可避免产程停滞导致的母婴损伤。术后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但应避免突然增加腹压。
胎盘覆盖宫颈内口时,阴道分娩可能引发致命性出血。完全性前置胎盘必须剖腹产,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孕36-37周。术中需备足血制品,采用子宫下段切口避开胎盘。术后需延长住院观察时间,警惕晚期产后出血。
重度子痫前期、心脏病等严重合并症可能危及母婴安全。多学科团队会评估后建议剖腹产终止妊娠。手术需控制麻醉深度,避免血压剧烈波动。术后需继续治疗原发病,如子痫前期患者需持续硫酸镁治疗。
剖腹产术后6小时内需去枕平卧,禁食禁水直至肠蠕动恢复。建议使用收腹带减轻切口张力,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产后42天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出现发热、切口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复诊。母乳喂养时可采用橄榄球式抱姿减少腹部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