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眼睛流泪是怎么回事?

老人眼睛流泪可能与泪道阻塞、结膜炎、干眼症、倒睫、角膜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泪道阻塞是老年人流泪的常见原因,由于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患者可能出现内眼角溢泪、分泌物增多,按压泪囊区可见脓性液体反流。轻度阻塞可通过泪道冲洗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行泪道探通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日常可用40℃热毛巾敷眼促进血液循环。
细菌性或过敏性结膜炎会刺激结膜血管扩张,增加泪液分泌。典型表现为眼红、畏光、黏性分泌物,晨起时上下睑常被分泌物粘连。细菌性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过敏性结膜炎建议用色甘酸钠滴眼液。避免揉眼,外出佩戴护目镜减少花粉刺激。
老年人睑板腺功能退化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引发反射性流泪。伴随眼部干涩感、异物感,尤其在空调房或长时间用眼后加重。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进行睑板腺按摩。建议每日用热毛巾敷眼5分钟,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
眼睑皮肤松弛导致睫毛向内生长,反复摩擦角膜引发流泪。常见下睑内侧睫毛倒伏,患者有明显异物刺痛感。少量倒睫可用镊子拔除,频繁复发者需行睑内翻矫正术。临时缓解可使用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避免继发感染。
角膜上皮损伤或感染会引起剧烈流泪,伴随视力模糊、眼睑痉挛。病毒性角膜炎常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真菌性感染需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禁止擅自使用含激素眼药水,外出时戴防紫外线墨镜。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防止角膜修复延迟。
老年人群出现持续流泪应避免自行购买眼药水,需通过裂隙灯检查、泪道冲洗等明确病因。日常注意眼部卫生,不用脏手揉眼,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冬季使用加湿器。饮食可增加深海鱼类、蓝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每年进行一次眼科基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