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动脉壁增厚、硬化和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主要由于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下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壁增厚、僵硬。病变可累及全身各处大、中型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引起器官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影响到大脑,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情况;若波及下肢,还可能引发间歇性跛行。
为了诊断动脉硬化,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颈动脉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这些影像学检查能够显示动脉壁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狭窄或其他异常。治疗动脉硬化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高血压药、降血脂药和抗凝剂来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并预防血栓形成。对于严重的病例,有时需要手术治疗,例如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术。
动脉硬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建议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以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