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皮肤颜色改变以及皮肤温度升高,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深静脉血栓形成,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以确诊。
1.下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液体积聚在下肢组织间隙中,引起肿胀。主要表现为单侧下肢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严重者可波及整个下肢。
2.疼痛
疼痛主要是因为深静脉被血栓堵塞,使血管壁受到刺激和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神经反射性疼痛。患者可能感受到持续性的钝痛或阵发性的刺痛,通常集中在大腿或小腿区域。
3.浅静脉曲张
由于深静脉血栓影响血液回流,浅静脉需要代偿性地扩张来补偿深静脉的功能缺失,进而发生曲张。患者可能会观察到腿部表浅的静脉呈现扭曲、膨胀的状态,尤其是长期站立或久坐后更为明显。
4.皮肤颜色改变
皮肤颜色改变可能是由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局部缺氧和代谢产物积累会导致皮肤微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皮肤颜色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从脚踝开始向上蔓延,可能伴有紫色、青色或蜡黄色等非正常肤色。
5.皮肤温度升高
皮肤温度升高的原因是深静脉血栓导致血液回流不畅,阻碍了热量的散发,使得受影响肢体的散热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感到下肢局部发热,用体温计测量时会发现皮肤温度高于正常值。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下肢深静脉的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药物预防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建议定期监测血液凝固功能,并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平时应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注意穿着弹力袜,有助于缓解下肢肿胀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