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性黄斑病变

关键词: #黄斑
关键词: #黄斑
老年性黄斑病变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眼底疾病,主要影响视网膜中心区域的黄斑区,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该病主要有干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和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两种类型,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光损伤、吸烟、高血压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色彩辨识度下降等症状。
干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占病例的大多数,进展缓慢。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下出现玻璃膜疣,黄斑区逐渐萎缩。患者早期可能仅感轻度视力模糊,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阅读困难。日常可通过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营养素延缓进展,避免强光刺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虽占比少但危害严重,脉络膜新生血管异常生长导致出血和渗出,造成急性视力下降。患者常见视物变形、直线变弯等症状。需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进行治疗,必要时联合光动力疗法。
部分患者存在补体因子H基因等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老年性黄斑病变病史者发病概率增高。这类人群应从50岁起每年进行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
长期紫外线暴露、吸烟、高脂饮食可加速病情发展。吸烟会使患病风险增加数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建议佩戴防蓝光眼镜,保持低脂高抗氧化饮食,摄入深色蔬菜水果补充类胡萝卜素。
晚期可能出现黄斑瘢痕化导致永久性中心视力丧失。患者需借助放大镜等助视器,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对于双眼严重病变者,可考虑低视力康复治疗,学习使用周边视力代偿中心视功能。
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眼科随访计划,每3-6个月检查视力、眼底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保持室内充足照明但避免强光直射,使用高对比度生活用品,烹饪时注意刀具安全。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头部晃动活动,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环境。出现突然视力变化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