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脚脱皮该怎么办

小儿手脚脱皮可通过保持皮肤湿润、调整饮食、避免刺激、使用外用制剂、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小儿手脚脱皮通常由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遗传性皮肤病等原因引起。
小儿手脚脱皮可能与皮肤干燥有关,表现为局部脱屑、紧绷感。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后及时涂抹含甘油或尿素的儿童润肤霜,避免使用碱性洗护产品。冬季可增加室内湿度至50%-60%,选择纯棉透气袜子和手套减少摩擦。
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或锌元素可能导致皮肤代谢异常。建议家长在膳食中添加胡萝卜泥、蛋黄、瘦肉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搭配全谷物和深绿色蔬菜补充B族维生素。对挑食儿童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滴剂或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接触洗涤剂、劣质玩具或化纤织物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患儿应避免直接接触洗洁精等化学制剂,玩耍后及时清洗手足。选择A类婴幼儿服装标准的面料,新衣物需充分洗涤后再穿着。出现红斑瘙痒时可冷敷缓解症状。
真菌感染引起的脱皮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散。湿疹样改变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皲裂时配合尿素维E乳膏。所有外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应用激素类药膏。
进行性加重的脱皮伴指甲改变需排查遗传性掌跖角化病,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应尽早就诊。若出现水疱、渗液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急症,需立即儿科就诊进行细菌培养和血常规检测。
家长应每日检查患儿手足皮肤状态,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0分钟。选择无香精的弱酸性沐浴露,洗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避免让儿童啃咬或撕扯脱皮部位,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若家庭护理1周无改善或皮损扩散,须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和过敏原检测,排除特异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