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细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领路人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领路人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通过前列腺液检查、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检查、影像学检查、直肠指检等方式确诊。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尿频、尿急、会阴部疼痛等症状。

前列腺液检查是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方法。医生通过直肠按摩前列腺获取前列腺液,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数量是否超过10个/高倍视野,同时进行革兰染色寻找细菌。若发现脓细胞或细菌,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检查前需禁欲3-5天,急性感染期禁止按摩以免导致菌血症。
尿常规可发现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采用两杯法或四杯法分段收集尿液,比较初段尿、中段尿及按摩后尿液成分变化。若按摩后尿液或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显著增加,提示前列腺存在炎症。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对前列腺液或分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等。采集标本时需严格消毒避免污染,培养阳性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多次培养以提高检出率,必要时可进行厌氧菌培养。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可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及回声变化。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见腺体增大伴不均匀低回声区,慢性炎症可能出现钙化灶。CT或MRI适用于复杂病例或并发症评估,如前列腺脓肿形成。影像学检查不能单独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直肠触诊评估前列腺质地、压痛及波动感。急性炎症期前列腺肿胀压痛明显,慢性炎症可能触及质地变硬或结节。检查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急性期手法应轻柔避免挤压导致感染扩散。直肠指检属于初步筛查手段,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确诊细菌性前列腺炎后应避免久坐、骑车等压迫前列腺的行为,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饮食需忌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南瓜子、西红柿等富含锌和番茄红素的食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遵医嘱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慢性患者可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定期复查直至炎症指标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