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急性前列腺炎的病因
前列腺疾病编辑
医路阳光
前列腺疾病编辑
医路阳光
急性前列腺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尿液反流、免疫力下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该病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疼痛、发热寒战等症状,需通过抗生素治疗及生活调整干预。

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是常见致病菌,可能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避免憋尿及辛辣饮食。
排尿时膀胱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导管,化学刺激诱发炎症。常伴随排尿中断、残余尿增多等症状。建议通过定时排尿、盆底肌训练改善,严重时需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平滑肌。
过度疲劳、糖尿病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潜伏病原体易激活引发感染。患者多见乏力、反复低热等全身症状。除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外,需加强营养补充和作息规律。

久坐、骑车等行为会压迫会阴部,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典型表现为坐位疼痛加重、直肠坠胀感。可配合热水坐浴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
导尿术或前列腺活检可能将病原体带入腺体。术后出现高热、血尿需警惕感染。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并保持导管清洁。操作后48小时内应监测体温变化。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酒精及辛辣食物。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长时间骑车或久坐。若出现持续高热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医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