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镜+沉迷手机诱发斜视 南昌爱尔杨秋艳手术助其重获清晰视界
医路阳光
发布时间:2025-11-06 10:44
1648次浏览
15 岁的小柯(化名)因长期忽视近视矫正、沉迷手机,诱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伴随明显视物重影。幸运的是,经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团队的精准手术与术后康复指导,他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双眼视功能正逐步改善。
时间回到 4 年前,小柯发现右眼远距离视力下降,确诊近视后,父母却未重视。父亲担心戴镜会让近视度数加深,拒绝为他配镜矫正。3 年前,小柯出现眼睛向内偏斜、视物重影的症状,但未得到规范干预。近 1 个月,小柯因脚扭伤居家休养,天天躺在床上长时间刷手机,内斜视症状急剧加重。父母曾带他在当地医院就诊,尝试配戴三棱镜矫正,却未能缓解复视问题,最终选择前往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接诊后,杨秋艳主任为小柯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眼部检查。结果显示,小柯右眼裸眼视力仅 0.08,配戴 - 3.50DS/-0.75DC×15° 镜片后矫正视力可达 1.0,左眼裸眼视力 1.0;33cm 看近及 5m 看远时,眼位向内偏斜均达 45 三棱镜度,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遭到破坏。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小柯被明确诊断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右眼屈光不正。

在完善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后,杨秋艳主任为小柯实施了斜视矫正手术,术中为其进行右眼外直肌缩短 5.5mm、右眼内直肌后徙 5.5mm,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规范验光配镜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小柯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受损的双眼视功能正逐步康复。
杨秋艳主任介绍,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病较急,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内斜视与复视,多发生在 5 岁以后。这类患者双眼视功能已健全,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但需通过神经科检查排除颅内疾患,且无麻痹性斜视相关的眼部及神经科体征。其主要病因包括融合功能失调、解剖因素及调节因素,治疗方式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的患者,可配戴最低度数的底向外三棱镜中和复视,进行 6-12 个月的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内斜度数过大,待症状稳定 6 个月以上,可采取手术治疗,矫正眼位以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针对青少年眼健康防护,杨秋艳主任特别提醒家长:发现孩子近视后,应尽早带其前往正规眼科医院进行散瞳检影检查。若确诊为真性近视,需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避免因不戴镜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尤其是单眼近视、屈光参差较大的情况,长期不戴镜易因调节紧张引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此外,要避免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防止突然诱发该病症,影响视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