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气胸行闭式引流的常用位置为双侧

心胸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49次浏览

关键词: #气胸

损伤性气胸行闭式引流常选择双侧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作为引流位置,目的是快速排除胸腔内气体,恢复肺功能。双侧引流在严重病例中使用效果更佳,能够充分减压,减少并发症。治疗气胸的关键在于及时引流并结合抗感染、止痛等辅助治疗。

1、双侧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是闭式引流的常用位置。该位置靠近胸腔中部,能够有效引流气体和液体,且操作相对安全。选择该区域能够避免损伤重要器官,如心脏和大血管,同时便于观察引流液的情况。

2、双侧引流适用于双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等严重病例。单侧引流可能无法完全排除气体,导致肺复张不完全,而双侧引流能够确保胸腔内压力快速降低,避免肺组织进一步受损。

3、引流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液性质。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堵塞或脱出。如果引流液为鲜红色或量突然增多,需警惕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4、辅助治疗包括抗生素预防感染、止痛药缓解疼痛、吸氧改善缺氧状态。抗生素常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止痛药可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吸氧流量通常为2-4L/min。

5、引流期间需限制患者活动,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用力。保持半卧位有助于排液,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促进肺复张。

6、引流管拔除时机取决于气体排出情况及肺复张程度。通常在气体停止排出后24-48小时拔管,拔管前需复查胸片确认肺复张良好。

损伤性气胸行闭式引流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双侧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是常用的引流位置,能够有效快速排除气体,减轻胸腔压力。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结合抗生素、止痛药等辅助治疗,促进康复。引流管的拔除需谨慎,确保肺复张良好,避免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