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38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黄疸 #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肝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伴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关键表现包括黄疸、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或皮肤瘙痒

1.黄疸

皮肤和眼白发黄是核心症状,由于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尿液颜色加深至浓茶色,粪便可能呈现陶土样浅色。黄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但需通过肝功能检查确认。

2.消化道症状

约80%患者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饱胀感常见,严重者闻到食物气味即引发呕吐。部分患者伴有腹泻或便秘,与胆汁分泌异常影响消化有关。

3.全身症状

持续疲劳感最为普遍,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约半数患者出现低热(37.5-38.5℃),可能误认为感冒。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需结合其他表现判断。

4.肝区体征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是典型表现,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伴触痛。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或肝掌,但更多见于慢性肝病。脾脏轻度肿大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5.实验室指标异常

血清总胆红素通常超过34.2μmol/L,转氨酶(ALT/AST)可升高至正常值10倍以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需警惕肝衰竭风险。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病因,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最常见,但药物性肝损伤、胆道梗阻等疾病也可导致类似表现。确诊需结合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需绝对禁酒,保证卧床休息,采用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方案,如鸡蛋羹、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重症患者需住院进行护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静脉制剂。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进展往往提示病情变化,从发病到黄疸消退约需2-6周。密切监测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至关重要,任何症状加重或出现意识改变都需紧急医疗干预。恢复期应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过度劳累,预防病情反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