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传播途径都是有哪些?

关键词: #疟疾
关键词: #疟疾
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其他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输血或器官移植感染。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及时诊断和治疗。
1.蚊媒传播
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成熟,再次叮咬健康人时传播病原体。我国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等。在热带地区,传播可能全年持续,温带地区则具有季节性特征。防蚊措施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清除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2.母婴传播
妊娠期感染疟疾可能导致胎盘感染,疟原虫通过破损的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这种垂直传播可能引发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孕期预防需加强防蚊,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进行疟原虫检测,确诊后使用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3.医源性传播
输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可导致感染,器官移植也存在传播风险。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也可能传播。预防需严格筛查献血者,来自疟疾流行区的献血者需进行疟原虫检测。医疗机构应规范操作流程,杜绝共用注射器行为。
4.其他罕见途径
实验室意外接触感染性物质可能导致传播。极少数情况下,疟原虫可能通过器官移植传播。这些情况需要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移植前对供体进行严格筛查。
预防疟疾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在流行区居住或旅行时,应使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穿着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出现周期性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疟疾治疗药物包括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疟原虫种类和耐药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