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0-12-1028390次浏览

早产儿,低体重儿(小于2500克)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一般生后3~5天出现,6~8天达到高峰,黄疸的程度也比足月儿重,血胆红素可达15毫克/分升,而且黄疸消退的时间也比较晚,7~9天开始消退,2~3周才退净。下面我们来看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家庭护理要点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相关推荐

01:22
退黄疸最有效的草药有哪些
通常没有“退黄疸最有效的草药”的说法,退黄疸较有效的草药可能有虎杖、茵陈、黄芩、栀子、鸡骨草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虎杖: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2.茵陈: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等功效,多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病症,所以茵陈具有一定的退黄疸的效果。3.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安胎等功效,对暑湿、胸闷呕恶、黄疸泻痢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可以选择黄芩治疗黄疸。4.栀子: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等功效,因其可以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症状,所以栀子可以退黄疸。5.鸡骨草:该草药具有利湿退黄、疏肝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黄柏胶囊、苯巴比妥片、醋酸甲萘氢醌片等药物治疗。
婴儿黄疸会有哪些症状
对于婴儿黄疸的症状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黄疸本身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引起黄疸的原发病,或者说诱因的表现。首先对于婴儿来说,如果孩子存在黄疸,是由于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所以导致孩子出现了皮肤或黏膜的黄染,所以黄疸本身的表现,实际上就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孩子的皮肤表面出现发黄,比如说眼睛的结膜等出现发黄,这些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可以说黄疸的一个症状,也是最突出、最明显的表现。除此之外,黄疸本身只是一种症状,所以对于黄疸来说,如果孩子存在黄疸,一定会有原发病或者是诱因的存在,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因此,就可以看到,引起孩子黄疸的这些原发病的相关症状。比如说比较常见的,像孩子如果有感染的时候,这个就是引起孩子黄疸常见的诱因,孩子有感染的时候,往往就会有感染灶相关的症状,比如说孩子有呼吸道感染,可能就会看到孩子有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呛奶等相关的表现。如果孩子是消化道感染,有可能存在腹痛、腹泻、呕吐等相关的症状。除此之外,比如说溶血也是引起孩子黄疸常见的诱因,如果孩子有溶血病,这个时候除了黄疸之外,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贫血的表现,所以孩子可能会出现像心率快、活动耐力下降,包括像进奶无力等相关的症状,都是引起孩子黄疸的原发病的一些表现。所以对于黄疸来说,实际上症状主要分两个方面,比较明显的,主要是能看到孩子的皮肤、黏膜的黄染,除此之外,对于黄疸本身来说,一定要注意去寻找引起孩子黄疸的原发病,这个时候,就可以结合孩子除了黄疸之外,其他的相关症状来帮助确认,引起孩子黄疸的原发病到底是什么,一般要结合孩子相关的症状,以及查体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帮助确认引起孩子黄疸的原发病到底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可能黄疸非常严重,出现了继发胆红素脑病,这样严重的并发症,这个时候可能会看到孩子出现精神反应差、拒食,甚至是发热、抽搐等相关的表现,如果孩子得了胆红素脑病,也可能会遗留一些神经系统,包括其他的眼部、耳朵,包括牙釉质发育不良等相关的后遗症,所以这些可以说都是婴儿有黄疸的时候相关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41

2021-11-05

62239次收听

02:56
总胆红素23严重吗
胆红素主要是反映肝脏功能和胆汁代谢情况的指标,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4μmol/L-17.1μmol/L。但总胆红素值23μmol/L,并不一定异常,如果其他检查没有情况,可能是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引起,比如喝酒、熬夜、加班等,不用过于担心,日常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熬夜。若过段时间去医院复查后还是异常者,多是疾病引起需及时治疗。临床常见病理性因素有:胆道梗阻、肝细胞功能受损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考虑存在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有胆管结石、胆道肿瘤等。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多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多考虑肝细胞性黄疸。
01:54
黄疸乙肝会传染吗
黄疸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体液,还有母婴传播。乙肝也不是100%会传染,还是要跟携带者的病毒载量,与他是否有强传染性有关系,而且也和被传染者的身体状况,抵抗力的情况,是否身体里有抗体,有没有接种过乙肝的疫苗有一定的关系,当身边有乙肝患的时候,一定要定期监测他乙肝的载体量,有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同时跟他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也要定期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表面抗体的检测,避免和减少接触后的传播。
黄疸早饭吃什么呢
黄疸早饭吃什么呢?黄疸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刚出生的宝宝身上,但是可以分为病理性的黄疸或者是生理性的。所谓的病理性的就是宝宝本身的一些疾病导致的,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也会有危险。那么什么食物可以对黄疸有帮助呢?
怎样根治黄疸比较好
黄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但是不要不重视。家长应该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宝宝得了这种病,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这个就交给父母了。要积极的护理宝宝,但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看看下文寻找答案。
黄疸的正确检查方法
生儿黄疸也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都是在新生儿几天之后发生新生儿黄疸怎么检查,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让家长们更好的了解黄疸疾病,不要因为疏忽让宝宝的病情加重,及时的治疗是远离黄疸疾病的关键。
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怎么降低总胆红素
降低总胆红素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以及定期检查等。具体采取治疗措施,要针对导致胆红素升高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胆红素水平,反映包括造血系统、肝脏、胆道系统疾病,以及某些先天性、生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如新生儿黄疸,或某些先天性的代谢性疾病导致胆红素轻度异常,不需任何治疗,定期检查即可。2、造血系统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就需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贫血的发生。3、对于肝脏或胆道系统出现明显胆红素异常,往往提示疾病比较严重。肝脏代谢胆红素出现异常,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此时需加强保肝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采取对症退黄治疗。但胆红素的降低往往要伴随着肝功能的改善才可能得到治愈。4、如果胆道系统梗阻出现胆汁反流导致胆红素升高,最直接治疗措施是解除胆道的梗阻,无论是通过外科手术是介入治疗,恢复胆道的完整性,才是降低胆红素的最根本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4

62967次收听

成人黄疸正常值
成人黄疸正常值是临床上用于诊断人体是否患有黄疸的参考数值。
02:30
胆红素高的危害有什么
正常的胆红素是由于血细胞的破坏,然后在肝脏进行转化,继而通过胆汁排泄入肠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异常升高,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一些其他的检查,来判断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胆红素异常升高,胆道梗阻会出现胆汁的反流,导致胆汁淤积出现明显的黄疸,有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衰竭。另外,胆道的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皮肤瘙痒,以及可能伴随胆道堵塞合并的感染,出现明显的胆管炎。对于某些肝脏疾病出现明显的代谢障碍,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医学上称为酶胆分离,也就是转氨酶正常而胆红素异常的升高。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30

60259次收听

黄疸的孩子能吃母乳吗
排除患者溶血感染等等其它方面导致的黄疸,一般不建议停母乳,病理性、母乳性黄疸只需要在吃母乳的同时进行照蓝光或者是口服药物进行退黄治疗。建议母乳喂养过程中多观察,如果母乳黄疸加重,则需停止母乳喂养。母亲则平日多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语音时长 01:58

2018-09-30

54748次收听

RH溶血怎么治疗
RH溶血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高胆红素血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首先是换血治疗,这是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其次是光疗,在换血的同时进行。主要是将小朋友暴露在蓝光下,有利于退黄。最后还可以注射一些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抑制溶血的减少。
语音时长 01:48

2018-09-30

59520次收听

01:52
黄疸引起听力受损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黄疸引起的听力损失,一般是由于某些病毒侵犯听神经而造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会比较严重,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出现听力损失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一般情况下,患者如果是由于黄疸引起听力受损的情况,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关系。如果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在中度到重度,只要在听力补偿的有效范围当中,就可以先考虑使用助听器;如果是在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助听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患者聆听的要求,就要考虑做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总之,由于黄疸引起患者出现的听力损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而使用的干预手段以及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来进行细化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