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的区别
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是两种不同的髋关节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变化及症状表现。髋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退变或炎症引起,股骨头坏死则因骨组织缺血导致骨质死亡。
髋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常见症状包括活动时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疼痛多位于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晨起或久坐后加重,适度活动可缓解。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治疗以减轻炎症、保护关节功能为主,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严重者需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
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为髋部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明显且休息不缓解。疼痛多局限于髋关节前侧或放射至膝关节。影像学显示股骨头塌陷、新月征。病因与长期激素使用、酗酒或外伤相关。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早期可通过减压手术改善血供,晚期需人工髋关节置换。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可延缓骨质破坏,但无法逆转坏死。
日常需避免髋关节过度负重,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压力。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周围肌肉力量。饮食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西蓝花。避免长期饮酒或滥用激素类药物。若出现持续髋部疼痛、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关节功能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