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症状

55300次浏览

中耳炎有很多发病原因,观察会发现很多容易感冒,或者患有鼻炎的人,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对于经常游泳,但是不注意清洁耳道卫生的人,也会有中耳炎的困扰,经常吸二手烟,也会导致中耳炎,那么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1.耳朵痛
  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耳朵痛,因为中耳炎,大多是因为压强过度挤压,或者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感染之后,就会导致耳腔中的耳膜,或者耳朵其他器官病变,导致的疼痛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的疼痛症状比较明显,在婴儿时期,如果喂养姿势不对,就很容易导致在吃奶的时候,将奶挤入咽鼓管所导致。

2.发热
  中耳炎是一种炎症类的疾病,是因为细菌感染或者是异物感染导致,会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进行抵抗,并且大量的增加白细胞以及吞噬细胞的数量,用来杀死和抵抗细菌,会导致身体有发热的现象,一般表现为持续性的低温症状。
  3.听力下降
  中耳炎会导致耳道内分泌粘液,或者有化脓的症状,由于这些粘液或者化脓的粘稠物体,粘在耳腔内部,就会导致声音传播的时候,受到一定的阻碍,中耳炎就会有听力下降的症状。并且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骨膜穿孔,这样会就导致无法修复性的听力损伤。

4.耳朵有闷胀感并且伴有间断性耳鸣
  中耳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间断性的不适症状,比如在下飞机或者是乘高铁的时候,耳朵会有一些闷胀感,感觉头闷、声音听不清楚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运动的时候、喝水的时候,都会出现间断性的耳鸣症状。

相关推荐

早搏如何缓解
早搏是指心脏过早地跳动了一次。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避免早搏的诱发因素,可有效控制早搏的发生。出现早搏时建议坐下或者是保持静息状态,放松心情,做深呼吸或者是按压颈动脉窦有助于缓解早搏发作时的不舒服症状。早搏吃什么药治疗早搏可以吃胺碘酮、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苯妥英钠、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早搏没有最有效的药品,药物的效果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1.胺碘酮:可用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等。2.利多卡因:可用于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洋地黄中毒等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等。3.普萘洛尔:可用于房性和室性早博、窦性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高血压等。4.苯妥英钠:可用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5.中成药: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也能有效减少早搏,缓解心悸。包括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心脏早搏最佳睡觉位置当早搏发作导致,心悸头晕等不适时,可以选择20cm左右高枕头,将颈椎部位靠于枕头上,选择平躺位。尽量避免侧身睡觉,挤压心脏,增加心脏负担,尤其是左侧位睡觉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波动,心脏左侧肋骨挤压,引起心脏早搏加重。早搏的自我按摩方法早搏可以按摩期门穴和太冲穴;期门穴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每次按揉150次/分钟左右。太冲穴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频率为150次/分左右,但如果还伴有心痛、头晕等其他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按摩、服药,及时缓解,避免更严重疾病的发生。心脏早搏注意事项1、情绪: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保持情绪稳定,消除思想顾虑。不要看紧张或有刺激性电影或电视。2.、锻炼: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久坐少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3、休息:不宜熬夜,早睡早起,积极治疗失眠。心脏早搏禁吃食物心脏早搏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热量和盐分过高的食物,包括肥肉、动物内脏、辣椒、酱油、腌制、罐头等食物,以免食用后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导致患者的不适症状加重。同时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品建议要少量的饮用。早搏吃什么食物最好1.蔬菜可以选择芹菜、菠菜、西蓝花、番茄、莴笋、芦笋、白菜、黄瓜、胡萝卜等;2.水果可以选择柚子、橙子、苹果、梨、香蕉等;3.粗粮可以选择藜麦、燕麦、糙米、薏仁等;4.坚果可以选择开心果、榛子、杏仁、核桃等。预防心脏早搏可以采取的措施非常的多,日常饮食要注意,而且也应该多休息,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心脏方面的不舒服及早进行治疗,这些都有助于让早搏减少,而如果出现了早搏也不要过于惊慌,到专业的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4:55

2022-08-18

7424次收听

经常带耳塞睡觉危害
长期戴耳塞会对外耳道皮肤造成直接损害,引起湿疹;滋生细菌、霉菌,造成细菌和真菌堆积;造成外耳道皮肤增厚,耳道狭窄,影响睡眠。有些人睡觉的时候怕噪音吵,经常可能会塞个耳塞堵上耳朵,减少噪音的刺激,短期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长期戴耳塞有什么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耳塞的材质。如果耳塞材质是橡胶的,或者现在做的有很多很劣质的耳塞,本身这种耳塞里边可能有塑料成分,含有有害成分,会直接刺激皮肤,对耳朵的外耳道皮肤造成直接的损害,会造成耳朵湿疹等过敏反应,这是第一。第二,耳塞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耳朵里边是一个温暖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霉菌,长期戴耳塞如果不消毒,耳塞不能得到很好的消毒,会造成细菌和真菌的堆积,会造成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如果本身耳朵里边有耵聍很多,如果耳朵本身皮肤会有这些过敏反应,这种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严重。严重会引起发炎、感染。第三,耳朵是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软骨部,一个是骨部。通常耳塞是戴到软骨这个部位,如果耳朵皮肤的发炎严重,会引起软骨的发炎。软骨的发炎严重的时候会造成软骨的坏死,会造成耳廓耳道的变形,造成耳道狭窄,有很大的危害,这是一方面。长期的这种刺激,甚至于有些人会造成外耳道皮肤的增厚,越来越厚会造成耳道可能会有狭窄。相对来讲耳塞致使里边的耳屎也会刺激性的分泌增加,会造成耳部的不适。这种耳部的不适反过来会影响睡眠,会影响耳部健康。所以,建议睡觉的时候不要戴耳塞,如果有噪音的影响,可以临时戴。特殊的需要长期戴耳塞,要对耳塞进行定期的消毒,要选择材质好的耳塞,这样免得对外耳道的皮肤、外耳道的软骨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2:34

2021-12-30

78233次收听

儿童淋巴结肿大吃哪些药
对于儿童淋巴结肿大,所需要使用的药物,一般先要确认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再考虑如何用药。首先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最常见的可能是周围的一些感染,导致孩子淋巴结肿大。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有呼吸道的感染,或者像中耳炎等等,这个时候,常常会有孩子头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比如孩子颈前、颈后或者耳前、耳后、颏下、颌下的淋巴结肿大等等,可以说这个是孩子最常见的淋巴结肿大的表现。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淋巴结有肿大,但是活动度很好,也没有局部的红肿,没有压痛,只是可能因为周围的感染引起了淋巴结的肿大,针对淋巴结肿大本身,就不需要特别用药,只需要去针对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感染做相应的用药处理。随着孩子感染的恢复,淋巴结往往也会逐渐地恢复,并不需要特别的用药。当然有些孩子淋巴结除了肿大之外,可能还会看到淋巴结的局部会有红肿,按压的时候有压痛,或者孩子局部的淋巴结比较固定,不能活动,这个时候往往提示孩子可能会有局部的淋巴结炎的问题,这个时候是可以考虑确认一下引起孩子淋巴结炎的诱因是什么。如果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需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帮助孩子缓解症状。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是不太需要特别用药的。还有一些孩子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疾病所引起,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有结核病。在结核病的时候,孩子往往可能也会有局部淋巴结的肿大,这个时候往往也需要进行抗结核的处理,针对淋巴结肿大本身,也是不太需要特别用药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有一些更少见的疾病,比如像淋巴瘤这样的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包括有些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其他部位的肿瘤,孩子可能会有一些淋巴结的转移,这些都会导致孩子淋巴结肿大。这个时候需要用的主要就是抗肿瘤药物了,随着肿瘤的恢复,孩子淋巴结的肿大也会得到缓解。所以,对于儿童淋巴结肿大所需要使用的药物,一般是需要注意确认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诱因是什么,多数情况下,只需要针对诱因进行用药处理,随着诱因的去除,孩子淋巴结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66763次收听

02:11
氯霉素能治中耳炎吗
氯霉素是一个比较古老,用了很长时间的抗生素,氯霉素治疗中耳炎,只能是治疗急性或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是无效的。急性或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特别是细菌沿着咽鼓管、咽口逆行感染中耳腔所造成的,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在中耳腔里积聚大量的脓液,侵蚀鼓膜造成了鼓膜穿孔,脓液外溢流出外耳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抗生素的滴耳剂,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到中耳内来消除炎症,特别是抵抗细菌炎症的侵犯抑制炎症反应。
02:03
得中耳炎跟掏耳朵有关系吗
得中耳炎与掏耳朵无关,极少数中耳炎由掏耳朵引起,用挖耳勺等掏耳朵把鼓膜挖破,脏东西把细菌带到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疼仅仅是杵到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皮肤的皮下挫伤。掏完耳朵疼,流血是外耳道皮肤被掏破,注意别感染、进水则不会引起外耳道发炎。即便外耳道发炎也不会引起中耳炎。引起中耳炎原因是因为感冒或鼻炎,鼻窦炎或扁桃体发炎,感染从鼻腔和咽腔逆行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少数中耳炎是从外耳道途径,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鼓膜穿孔,耳朵进脏水时引起。
中耳炎耳朵流水严重吗
中耳炎患者出现耳朵流脓水的情况,属于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考虑是鼓膜穿孔引起的耳朵流脓水,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听力。中耳炎是中耳部未发生的严重,需要到医院做耳镜观察、听力学检查、耳部CT等,明确具体的病情轻重后,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中耳炎如果比较轻微,可以通过局部或者全身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中耳炎如果比较严重或者药物治疗不理想,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永久性听力下降,严重会诱发颅内以及颅外感染。
语音时长 01:16

2021-04-20

75793次收听

01:57
感冒会引起中耳炎吗
感冒会引起中耳炎。感冒是引起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常见原因,也是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常见原因。感冒会引起鼻腔黏膜、咽部黏膜的急性充血,容易导致咽鼓管充血、肿胀,形成中耳负压,长时间负压会造成渗出性中耳炎。如果细菌从鼻咽部进入中耳,就会造成中耳腔感染,造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鼓膜穿孔,咽鼓管功能不好,一旦发生感冒,细菌就会沿着咽鼓管感染到中耳腔,则容易引起中耳炎的急性发作。
02:00
中耳炎如何进行诊断
中耳炎的诊断主要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来诊断。在此基础上如果还不能明确诊断,可能要依靠中耳CT来检查确诊。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症状不同,但一般都有听力下降、耳闷、耳堵的表现。检查时可发现鼓膜充血、积液,或者鼓膜穿孔,有脓从外耳道流出来。听力学检查可发现患耳是传导性耳聋,鼓室压曲线为C型、B型,或无法诱发出现。最常见的辅助检查是中耳CT检查,通过CT检查可以了解有没有骨质破坏、息肉、周围的并发症等。比如引起周围性面瘫、颈部脓肿、颅内颞膜下脓肿、脑脓肿等。
中耳炎如何进行诊断
中耳炎的诊断方式主要是从病史、症状和体征三个方面进行。病史上自从患者的即患病史中查看是否患有过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或者是耳朵有经过水与外伤等,只要通过病史才能够更好的排除导致中耳炎的原因。内耳镜检查,经检查主要是看耳膜是否出现充血或者是穿孔。如果耳朵处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或者是在耳部CT检查中有模糊的影像,那么就可以确诊为中耳炎。因为中耳炎的分类有很多不同情况,中耳炎无论是检查方式,而治疗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有治疗效果,则需要对中耳炎的病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抗生素来缓解症状,或者是进行局部滴液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21

97915次收听

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
任何一种疾病都需要大家注意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的,中耳炎也是如此,专家介绍称,现在的生活中,很多原因都能够造成人们患上中耳炎,同时也将严重影响这我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一些
中耳炎可损害大脑
中耳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耳部疾病,倘若在该疾病的发病初期就及时做诊疗的话,治疗起来难度也不是很大,不过要是没有及时治疗的话,那危害可就大了,那么,中耳炎都有些什么危害呢
中耳炎可不可以戴助听器
患有中耳炎时能否戴助听器,需要看鼓膜是否穿孔,耳朵是否有流脓、流水现象等。如有这些症状,就不可佩戴助听器,否则会让病情加重,并且影响助听器的使用寿命;如没有这些症状,可佩戴助听器提高听力。
中耳炎化验检查的方法
中耳炎对我们的额身体有着很大的伤害,但是由于人们对该病的了解只局限于表面,所以,会经常忽视了该病的治疗,以为中耳炎只是普通的疾病,时间一长就会痊愈,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中耳炎化
中耳炎传染吗
中耳炎是常见的儿童炎症,一般来说,中耳炎不会传染,是自体炎症的表现。传染疾病需满足感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要求,而中耳炎不符合。
02:36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中耳炎患者发病因素与感染因素,外伤,体质比较弱,鼻炎,鼻窦炎,咽鼓管功能紊乱,感染源引起的。一、主要和中耳腔内的感染因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或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系。如小孩在感冒后有耳痛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主要是感冒病毒从鼻腔或咽腔,经过鼻咽部和中耳腔相通的咽鼓管而感染到中耳腔,导致的急性中耳炎。二、有耳外伤,尤其是发生鼓膜外伤、鼓膜穿孔,中耳腔与外耳道接触,有可能导致中耳感染而出现中耳炎。三、体质比较弱,如肿瘤晚期的患者,可以通过血行感染而导致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个原因,但这原因相对少见,中耳炎主要是和鼻炎、鼻窦炎以及咽鼓管功能紊乱有关,另外和感染源从外耳道,经过鼓膜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