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球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66853次浏览

蛋白在我们的肝脏功能失调后,因为肝脏功能手淋巴细胞的影响,加上抗原的刺激后会使肝功能异常,造成大量的球蛋白,造成患者的肝功能蛋白偏高,从而影响球蛋白偏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球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球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1、肝脏功能
  球蛋白的显着增高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的球蛋白出现异常。具体原因也就是因为患者的肝脏系统出现异常,导致的球蛋白数值出现偏高的情况,或者是患者的球蛋白数值出现偏低的病症。这两者出现的异常就会导致患者的球蛋白数值对比偏高,所以患者出现球蛋白高就要考虑肝脏功能出现的原因。

2、病程的长短
  球蛋白的高低和患者的病程时间长短是有关系的。打个比方的话就能够很好的进行理解。如果患者的肝炎病很长时间就存在,他的病变程度就会更严重一些,这时候患者的脾脏就会出现肿大,而在人的脾脏里是有很多的淋巴系统细胞的,这时候就会容易产生很多的球蛋白,从而造成球蛋白偏高的病症。反之的话,就会造成球蛋白偏低的症状。

3、肝脏炎症
  肝脏如果发生轻微的炎症,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患者体内依然有病毒菌类的存在。这些病毒菌类存在于人的身体内部,就势必会影响病原体产生的抗原。这些抗原都可以刺激患者体内的淋巴。淋巴细胞一旦被抗原细菌做激活就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因为抗体是我们体内球蛋白所生成的。所以说患者体内球蛋白的偏高或者偏低,与患者的肝脏炎症方面是紧密相关。

相关推荐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的,在全血里面有70%是血浆,30%左右是血细胞。血浆中含有各种的电解质、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等等。血细胞是由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这些细胞成分和血浆混合在一起,组成了血液,主要功能一个是氧气的输送,红细胞有携带氧气的能力,在肺脏中和氧气结合,在组织中和氧气分离,把氧输送给正常组织,完成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浆中有丰富的电解质,有丰富的身体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随着血液循环把这些电解质养料,输送到组织里面去,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血液还会把身体产生的废物,带到肝脏、带到肾脏,通过肝脏解毒,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语音时长 00:53

2021-12-30

61447次收听

血同型半胱氨酸偏高什么原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参考范围是5-15μmol/L,如果超过参考值上限了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偏高,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遗传方面的因素,基因突变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几个关键酶的活性受到影响。第二,营养不良造成的,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中需要维生素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叶酸、维生素,会导致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积聚过多,从而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第三,肾脏衰竭状态,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如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性肾炎等,导致肾功能失代偿后,也可能会引起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因为肾功能异常后,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途径受到了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容易诱发冠状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栓塞等,此外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痴呆发生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积极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3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均衡饮食,营养健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油腻、烧烤类食物,不要喝酒吸烟,药物治疗和饮食注意联合进行,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85908次收听

血红蛋白高危害
血红蛋白高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高对人体可能会有一些危害。首先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血流缓慢以后容易产生高粘滞血症,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次,血红蛋白升高如果是血液系统的病变造成的,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出现脸色较红、出现脾脏肿大等症状,长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能诱发胃溃疡、胆囊结石等消化系统的病变,病史超过10年的部分病人,还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白血病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目前治疗方面相对也比较棘手。当然血红蛋白升高也可以见于正常的人群,如长期高原居住的人会出现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但是此时并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此时不需要给予治疗,对人体也没有危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有性别差别,男性应该是130-175g/L,女性应该是115-150g/L,新生儿比较高一些,参考范围是170-200g/L。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甚至骨髓穿刺检查等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血红蛋白过高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语音时长 02:09

2021-12-30

77702次收听

白细胞正常范围是什么
白细胞正常的范围是4~10×10^9个/L,这是成人的标准。那么新生儿和儿童是比例会略高一点,新生儿的正常范围是15~20×10^9个/L,儿童是在5~12×10^9个/L。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白细胞的一个偏高,或者是白细胞的减低。白细胞里边也包括了五类细胞,所以,泛泛的去讲,白细胞升高或减低其实是很不清楚的。因为白细胞里边,最主要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它的占比是50%~70%。淋巴细胞,它的占比是20%~40%,单核细胞占比是3%~8%,嗜酸细胞应该是小于0.5×10^9个/L,也就是说在5%左右的比例。嗜碱细胞的比例就占比更低了,一般是小于1%的比例。所以白细胞的异常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和淋巴细胞的异常,所以当讲白细胞增多的时候,应当去讲其中是粒细胞增多还是淋巴细胞增多。那么在白细胞减少的时候,也应该是去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还是淋巴细胞的减少,那么这两类细胞的变化,最主要的也是和感染性疾病相关。粒细胞的增多,最主要是和细菌感染相关的。淋巴细胞的增多,淋巴细胞的减少以及粒细胞的减少,也是主要是和病毒感染相关。当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说,免疫系统疾病也会侵犯到骨髓,引起粒细胞的异常,以及红细胞、血小板异常。服用药物的时候,也会引起粒细胞的减少。再往后再看,单核细胞的异常,单核细胞的增多也是和病毒感染相关性会更大一些。嗜酸细胞的增多主要是会和过敏,和皮炎的关系会更大一点,还有寄生虫的关系会更大一点。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52377次收听

01:39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血液系统疾病导致,最常见的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二,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升高。包括一些慢性炎症、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多数是轻度升高。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这时候血小板计数往往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大于1000×109/L以后,引起血栓的情况更多见。
01:49
输血完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输血完的不良反应包括: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即常说的一些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一些红疹、风团,这和输注的血液中含有一些异体的抗原有关。二、溶血性反应,最常见的是血型错配引起的溶血性反应。表现为突然的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在临床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两套血型系统的鉴定,出现血型错配的概率已经很低。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错配的问题,导致溶血反应。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的特发性肺水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01:42
平均血小板体积低是什么原因
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并不针对临床某一种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可以看到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慢性髓性白血病病人,也可以见到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但是这些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治疗时也以治疗原发基础的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并不针对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给予处理。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考虑血小板体积的变化是否有问题。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变化,建议拿着原始化验单到医院血液科就诊,听从专科大夫的相关建议。
01:39
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是什么意思
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是缺铁,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缺铁的病人是因为长期慢性失血、铁摄入减少或者吸收利用的障碍所导致。临床上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是血红蛋白降低伴有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经过有效的补铁治疗后,贫血可以被纠正,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也可以迅速恢复正常。此外,地中海贫血、炎症性贫血也可以引起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但临床发生率较低。
02:48
查血清能查出什么
很多的检查都是通过血清检查,但目前的检测并不能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这也导致采血有一定的数量。可以检查相应的营养指标,比如白蛋白的指标,还有像球蛋白的指标,一些抗体、激素类的指标,以及一些肿瘤的标志物的指标。能够做的检查包括生化的相应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其他像内分泌的指标,比如激素水平都是可以的。还有肿瘤相关的标志物,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相关的所有抗体都可以做。还有像免疫球蛋白的定量,像免疫球蛋白的IgG、IgA、IgM等,都可以去做。
什么是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也就是血液透析。治疗的时候,需要把身体中的血液通过输血设备,引出身体外,再通过一种可以净化血液的仪器装置,把血液中的某些治病或者有毒物质净化掉。然后把净化后的血液,再引回到身体的循环系统,可以起到治疗疾病和净化血液的目的。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滤过,以及血液灌流和免疫吸附等治疗。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为肾功能衰竭后,不能对血液中的毒素起到过滤作用,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过滤掉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改善身体不适症状。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65520次收听

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底怎么回事
出现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底,主要是因为生理学变异,病理学变异或者是受到药物的影响。如果患者血红蛋白是降低的,三者均偏低,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海洋性贫血。如果患者血红蛋白不低,三者偏低,注意有可能会发生缺铁,需要给予补充铁剂的。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在静脉输血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确定血型。虽然医生很少会搞错血型,但是在输血前也必须要双方确认。在输血的过程中,患者绝对不可以乱动,不然容易产生淤血块。刚取出来的血不可以立即输,输血后应留院观察一段时间。
吃华法林多久查一次血
患者在吃华法林期间一般需要5-7天查一次血,在凝血指标连续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延长查血间隔,但最长不能超过1个月。而查血的主要原因是可能存在有抗凝不达标或者抗凝过度的情况,故需要合理服用,并关注注意事项。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是什么意思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一般是指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较低。具体分析如下: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偏高也称为血小板增多症,指的是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出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