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给血液加氧有什么好处

19744次浏览

给血液加氧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比如提供能量、支持器官功能、改善运动表现、促进康复、增强免疫功能等。

1.提供能量:氧气是身体细胞进行能量代谢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供应充足的氧气,可以促进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2.支持器官功能:各器官和组织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其正常功能。心脏、肺部、大脑和肌肉等器官特别依赖氧气供应,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这些器官功能受损。

3.改善运动表现:运动时,肌肉组织需要更多的氧气以支持能量代谢。通过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可以改善肌肉的氧供应,延缓乳酸积累、提高耐力水平,从而改善运动表现。

4.促进康复:在某些疾病或手术后,血氧水平可能下降。通过给予血液额外的氧气,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过程。这在某些慢性疾病或严重创伤后尤其重要。

5.增强免疫功能:免疫系统需要充足的氧气来支持其正常功能。良好的氧气供应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率,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预防和对抗感染和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的呼吸和肺功能通常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给血液加氧主要应用于那些存在氧气供应不足的特定情况下,如高海拔环境、肺疾病、心脏病、重度创伤等。如有特殊需要,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推荐

浅谈血常规正常值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意义
血常规正常值在血液内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主要用于辅助疾病筛查、疗效监测及教学案例设计。血常规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其正常范围是评估血液系统功能的基础依据。
熊猫血是什么血型
一般情况下,熊猫血是指RH血型阴性。如果RH血型阴性的患者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嗜血细胞综合症能不能治好
嗜血细胞综合症能否治好,要根据诊断的早晚、患者个体的情况,也要根据所接受治疗的方式综合确定。嗜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种急进性的血液科疾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高热、心肝肺肾各个脏器功能性的进行性的损害,很多病人在确诊以后还未来得及接受正规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在现代医学的正规治疗下,嗜血细胞综合症的死亡率也非常高。根据现代医学认为,以VP16、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为主导的化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这个疾病。在疾病控制以后,病人需要接受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来获得长期的存活。总之,对于患有嗜血细胞综合症的病人,应立即到有条件、有经验的血液科进行正规的治疗,特别是能够找到合适匹配供者的病人,高度建议进行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充分的控制这个疾病。
语音时长 01:02

2021-12-30

70313次收听

出血止不住什么病
出血止不住可能是以下情况造成的:第一,血管破裂,例如外伤导致的血管破裂,特别是较大动脉破裂,有时会造成短时间内出血不住的情况;也可以是手术后结扎的血管滑脱,造成出血现象。这种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一定要尽快按压止血点暂时止血,送往医院进行积极的救治,找到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或者结扎止血,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药,同时尽快手术治疗。第二,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的过度使用,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使用量过多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出血不住的状态,使用这些药物期间要定期进行凝血常规的检查,同时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一定不能过量服用。第三,血液系统疾病,例如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由于凝血因子的异常造成凝血机制的异常,在外伤后可能会发生出血不止的情况,难以治愈,主要是预防各种可能出血的状态,出血后积极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的治疗。另外白血病也会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第四,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后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后吐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造成便血等。第五,一些特定部位的出血,如鼻腔出血不住,可能有鼻腔的肿瘤,如鼻腔的出血性息肉或者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需要进行检查寻找原发病。
语音时长 02:26

2021-12-30

77353次收听

血常规wbc多少正常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104585次收听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病引起
血小板是血细胞成分之一,外周血中血小板数计数超过300×10^9/L时,就是血小板偏高。血小板偏高从发生机制方面来分类,有原发性偏高和反应性偏高,原发性的血小板升高一般找不到病因。反应性血小板偏高具有确切的诱因或者说病因。第一,原发性血小板偏高,目前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常见的是JAK2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升高指数都是非常高的,一般超过500×10^9/L。第二,反应性血小板升高。缺铁性贫血可能会有反应性血小板偏高;急性感染时,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支原体肺炎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代偿性升高,此时应该表现为轻度升高状态。在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出现血小板的升高,如高热状态、烧伤、大量呕吐、腹泻、急性大出血等急性情况下,由于脱水,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血液浓缩,这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也会相对升高。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由于骨髓功能的异常,造成血小板计数偏高,此时还可能伴有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外周血检查血小板的形态异常等。此外,脾切除以后,由于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减少,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计数偏高。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83942次收听

02:46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或者上消化道的感染,因为免疫球蛋白A主要存在于黏膜细胞中,所以在呼吸道、消化道、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当中也有免疫球蛋白A,对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具有很好的免疫防卫作用。当出现支气管炎、急性疱疹性咽颊炎时,免疫球蛋白A会升高。另外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偏高。第二,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等。第三,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功能损伤时,也会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情况发生。如酒精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免疫球蛋白会有代偿性升高的情况。第四,一些皮肤病患者例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第五,部分恶性肿瘤性疾病造成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A、M、D和E五种亚型,临床上主要测定前三种。在上述病理理情况下,人的正常组织发生了改变后具有了抗原性,机体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免疫球蛋白敏感性可以,但是特异性比较差,仅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而不能说明具体患什么疾病。存在免疫球蛋白A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03:1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什么意思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即MCHC,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内含有的全部血红蛋白量总和,正常范围是正常范围是27-34pg,高于34pg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通俗的理解就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含有的血红蛋白量高了,此时可能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增多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红细胞体积变大引起的。第一,红细胞数量增多了,那么平均血红蛋白量就会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缺氧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此外就是久居高原的居民,高原反应造成代偿性红细胞数量增加。第二,红细胞体积变大后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造血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红细胞核内DNA合成障碍,细胞核增大,红细胞体积增大,但是在细胞质中血红蛋白的合成不受影响,所以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量就相对增多,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就会偏高。第三,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同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升高的情况,可能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去血液科检查来明确,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基因学检测等来诊断病因,确诊病因积极进行药物干预。
01:42
血小板高看什么科
血小板高建议大家在血液科就诊。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和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升高两种情况。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出现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长期的、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肿瘤性疾病也就是其他部位的、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继发血小板升高的情况。
03:03
白细胞高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此问题分为几种可能性,从简单疾病而言,白细胞升高包括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主要和细菌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升高和病毒感染相关,若病人合并感染相关表现,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合并血小板破坏引起的变化。此外是白细胞异常细胞增多,伴有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是急性白血病,要做白细胞手工分类、骨髓穿刺判断。再者是血小板疾病,病人血小板减少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此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升高。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HDL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高密度脂蛋白检测的适应症,包括:一、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非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成分检测;二、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反应的监测,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LDL降低,它的正常值为1.03-2.07mmol/L,小于1.0mmol/L则为减少,HDL水平增高有利于外周细胞清除胆固醇就是CHO,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HDL与甘油三酯也就是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增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HDL水平低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大,HDL水平高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小,故HDL可用于评价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语音时长 02:10

2021-07-09

99268次收听

03:11
两个O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夫妻两人如果都是O型血,生下来的孩子也是O型血。ABO血型,受控于A、B、O三个基因。每个人人体细胞内的第九对染色体上,只有两个ABO系统基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即为AO、AA、BO、BB、AB、OO中的一对等位基因。ABO血型的鉴定方法,是用已知的标准A型血清含抗B凝集素,和B型血清含抗A凝集素,分别与被鉴定人的红细胞悬液混匀,以其发生凝集反应的结果,判定被鉴定人红细胞膜上所含的凝集原,再根据所含凝集源确定血型。
怎样补血最快、最有效
一般不存在“怎样补血最快、最有效”,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补充铁剂、积极补充液体、规律运动、中药辅助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并发症有哪些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并发症,首先是失衡,包括一些头痛以及呕吐等等不良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会导致一些低血糖反应的出现,需要补充一些能量;再者,还会诱发一些肾性骨病的发生;最后,还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脏。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危害
人体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是不会给大家的身体带来危害的,但如果说大家体内长时间处于严重缺乏酸性粒细胞的状态的话,会导致严重疾病的产生,比如说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而导致大家体内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某种疾病,烧伤或者是进行大手术的时候,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