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会经常流鼻血

发布时间:2019-03-1967282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流鼻血,作为一种,因为疾病引发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少人在发现自己出现流鼻血的情况之后,经常会去医院进行检查,而有些人就是因为不重视流鼻血的情况,所以导致后来治疗难度的增加,那么为什么会经常流鼻血呢?

一、血液疾病
  有些人之所以会经常性的流鼻血,是因为他们患上了血液类型的疾病,比如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减少,或者是血友病以及再障白血病等等,都会导致患者经常性的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二、缺乏维生素
  如果患者体内的维生素过度缺乏的话,那么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经常性流鼻血的症状,比如说患者体内缺乏VC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内的维生素。

三、心血管类疾病
  如果说患者本身患有心血管类疾病的话,那么也会导致自身出现经常性流鼻血的情况,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等等。
  四、鼻黏膜出现问题
  当大家的鼻黏膜出现问题或者是损伤的时候,那么大家也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比如说大家患上了鼻腔及慢性炎症都会导致鼻子出血,此外如果大家患上了干燥性鼻炎的话更是会导致自身经常性的流鼻血。

五、肿瘤
  如果说大家患上了良性血管肿瘤的话,那么也会出吸引经常性流鼻血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鼻咽血管纤维瘤,不过该疾病病发率最高的还是在青少年男性的身上。

相关推荐

血小板输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首先输注血小板有严格的适应症,过度的盲目输注血小板对病人只有害处,而不能带来临床的获益。一般的血小板小于20×109/L的时候,属于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往往伴有一些自发的出血的情况,这时候具备输注血小板的适应症。血小板是一种新鲜的血液采集物,不能长期存放,因此从输血科拿到临床科室以后,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输注完毕。在输注的时候,要观察病人有没有一些皮肤瘙痒、红疹这些过敏的反应。也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因为输血反应,导致胸闷、憋气、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等,出现这些问题,要迅速向值班医生或者主管大夫反映,避免出现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输注的血小板现在都是通过机采的,临床上叫单采血小板,里面混有的红细胞、白细胞都比较少,临床上一般不会出现溶血性的输注式反应。
语音时长 01:02

2021-12-30

72367次收听

01:46
血小板低食疗吃什么
血小板减少没有很明确的饮食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数量。研究发现,花生衣也就是花生皮这类的物质提取出来后,有提升血小板的作用,但是提升血小板的可能性较低,升高幅度非常小。血小板低的治疗要根据血小板下降的程度、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若血小板下降不严重,特别是血小板大于50×109/L以上,多数情况不需要紧急治疗,观察就可以。如果有必要提升血小板,有一些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等药物,可以提升血小板。对于紧急情况需要迅速的提升血小板,可以采取输注血小板的方式达到紧急提升的目的。
01:19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原因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并不对应于临床某一个疾病。骨髓制造的血小板,在形态、数目上面是比较均一的。出现大血小板偏低,往往都是在血小板过度消耗时,骨髓为了代偿血小板的消耗,加速制造血小板,就会释放一部分大血小板进入血液。再一个,一些创伤、放化疗、其他疾病的干扰情况下,也会引起大血小板数量的偏低。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大小、血小板的分布宽度等等这些指标,并不对应很明确的是临床疾病。所以出现血小板体积增大,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有没有病理性的情况。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有良性及恶性。良性有药物相关的,也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还有身体器官比如肝脾增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的减低,其中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较低较为常见。还有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低,就是指孕妇怀孕后血小板会一直下降,在胎儿娩出后,血小板可以自行恢复,这些是属于良性情况。还有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低,包括血液学相关的恶性肿瘤,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相关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包括常见的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甚至肿瘤化疗之后引起血小板减少,都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8

2020-02-27

63874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症,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们首选的药物应该是糖皮质激素。严重减低候,应选择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当出血时要急需输浓缩血小板。当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低时,当化疗疗程结束之后,应尽快给予病人血小板生成素这类刺激因子,来促进基础细胞的生成,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除了常用的这些药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预防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严重的致命的出血,所以在血小板减少的时候,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避免可能出现的出血,让病人绝对卧床度过骨髓抑制期。
语音时长 01:13

2020-02-27

64154次收听

血小板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血小板是我们身体内促进止血的重要细胞,是身体出凝血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身体出现出血点、瘀斑、紫块时,可以根据血小板的值来判断原因。血小板的正常值一般是一百到三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我们根据血小板的计数,去判断病人有没有出血的风险,在血常规的检测当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因现代医学条件的限制,导致血常规的检测有时也会出错,比如说我们在采血的时候,用的采血管里的EDTA抗凝剂,这是大家最常用的抗凝采血管,用了以后有个别人可能会造成血小板的凝集,所以它的血小板计数就会降低,但病人没什么出血的征象,因为血小板的实际的计数是正常的。所以当病人血小板结果低却无出血征象时,应考虑做血液涂片,人工分类去判断血小板的结果。
语音时长 02:17

2020-02-27

67749次收听

血小板低吃什么食物补得快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很常见的,引起出血异常的原因。血小板的减少有不同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血小板减少会有不同的治疗,比如说免疫性的血小板减低,我们主要首选的是糖皮质激素,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主要用血小板生成素这些刺激因子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单纯的食物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不大,可在合理用药准确用药的同时,服用一些促进骨髓造血恢复的保健品。或是中成药制剂及胶冻状的物质,如猪蹄、花生衣、红枣、阿胶,这些对血小板的恢复还是有一些辅助作用的,但对血小板的恢复我们还是需要针对病因,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真正达到快速的恢复。
语音时长 02:13

2020-02-27

59188次收听

02:22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好
血小板减少可以服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或使用中成药。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分为良性和恶性,也和免疫或药物以及血液肿瘤相关。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会造成血小板的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的恶性肿瘤转移、放化疗之后也可引起血小板小板的减低。想要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需根据不同的疾病对症用药。比如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以用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进造血的物质,也包括一些中成药。如果是免疫或者药物相关的小板减少,需要及时去除病因。比如治疗免疫病、停止服用引起血小板减低的药物,用激素或者丙种球蛋白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02:54
血小板低吃什么补得快
血小板低可以选择中成药制剂及胶冻状的物质,如猪蹄、花生衣、红枣、阿胶等对血小板的恢复有辅助作用。对血小板的恢复还需要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真正达到快速的恢复,单纯的食物对血小板的计数影响不大,可在合理用药的同时,服用一些促进骨髓造血恢复的保健品。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引起出血异常的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血小板减少会有不同的治疗,比如说免疫性的血小板减低,我们主要首选的是糖皮质激素,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主要用血小板生成素这些刺激因子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03:36
血小板低怎么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对血小板的计数连续观察及时用药,并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血小板降低分为不同的程度,血小板减少是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常见的指标内容,包括免疫性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恶性肿瘤或者放化疗之后血小板的减少。血小板正常的范围是(150~350)×10的9次方/L,当血小板计数是100×10的9次方/L以下时属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20×10的9次方/L则有致命风险。当病人因放化疗后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如果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需及时用药。免疫性血小板减低如ITP,因病人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则不需要保证血小板计数在100×10的9次方/L以上,保持在(40~50)×10的9次方/L就相对安全。
血小板减少好治吗
血小板减少这一病情可能是由于很多原因所造成,因为血小板减少会造成患者凝血机制出现问题,可能会使患者造成皮下瘀斑,或者是出血不容易制止的现象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是否好治要看血小板所造成的原因来判定。如果是因为骨髓问题或者是血液病情而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对于因为感冒或者是炎症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好治的。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
血小板减少是很常见的一种健康状况,可能会产生一些比较糟糕的情况,应该要提前进行改善和应对,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多吃高蛋白食物,也可以多吃一些凉性的水果和蔬菜,同时有贫血的患者可以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动物的肝脏和蘑菇类的食物。
血小板正常值
血小板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判断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大多数人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在100×10的9次方个/L—300×10的9次方个/L这个范围之内,为了可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大家做好抽血前的注意事项,比如8小时之前不可以吃任何东西,前一天的饮食要注意清淡。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主要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血小板的生成减少,二是血小板的破坏太多,再就是毛细血管太脆弱。血小板减少造成的危害也不小,比如全身淤斑频发,身体多部位出血,术后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
血小板偏低是为什么
血小板偏低的诱发原因可谓是多种多样,一般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也可能是白血病及类似的血液系统疾病所致,而如果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就也会导致该种症状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而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