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是怎么回事
肝损伤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戒酒、控制体重、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同时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等个人物品。
2、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可能与长期过量饮酒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隐痛、腹胀、蜘蛛痣等症状。治疗需严格戒酒,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修复肝细胞膜,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代谢。
3、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或中草药不当使用有关,通常表现为恶心、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医生可能选用谷胱甘肽片、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
4、脂肪肝
脂肪肝可能与肥胖、高脂饮食或糖尿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闷胀、疲劳、血脂异常等症状。需通过控制饮食热量、增加有氧运动减轻体重,医生可能联合使用奥利司他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改善代谢。
5、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痛、皮肤干燥、肝功能持续异常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免疫调节药物,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
肝损伤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应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控制BMI在18.5-23.9范围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水或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检查,用药期间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相关推荐
02:37
02:27
02:12
02:58
03:2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肝损伤有哪些肝损伤
- 2 常见肝损伤有哪些肝损伤?
- 3 肝损伤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肝损伤
- 4 肝损伤应该怎样注意
- 5 肝损伤怎么引起的
- 6 怎么造成肝损伤?
- 7 肝损伤是如何引起的
- 8 什么能引起肝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