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怎么治疗
脱肛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慢性咳嗽、直肠黏膜脱垂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轻度脱肛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次收缩肛门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5组。排便时使用脚凳抬高膝关节,减少腹腔压力。
2、药物治疗
伴有炎症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栓剂缓解肿胀。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或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中药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药物治疗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3、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直肠黏膜轻度脱垂,将聚桂醇注射液等硬化剂注射至脱垂黏膜下层,使组织纤维化固定。术后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需保持肛周清洁,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该方式创伤较小但存在复发可能,需配合后续盆底肌训练。
4、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脱垂的直肠黏膜,同时阻断血流供应。术后24小时内需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可能出现术后出血或吻合口狭窄,需定期复查。该术式恢复较快,住院时间通常为3-5天。
5、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
针对重度全层脱垂,经会阴切口切除冗余肠管后吻合。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3天。康复期应避免增加腹压动作,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该手术根治效果较好但创伤较大,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脱肛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肥胖者需通过合理运动减重,慢性咳嗽患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时需立即就医。长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预防复发,可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增强训练效果。
相关推荐
01:55
02:40
02:40
01:3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为什么会有脱肛脱肛是怎么得的
- 2 脱肛是否严重
- 3 什么是脱肛
- 4 经常脱肛什么引起的
- 5 脱肛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
- 6 脱肛形成是怎么得的
- 7 容易脱肛是怎么得的
- 8 脱肛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