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68449次浏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属于影像学描述性诊断术语,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

1、胆固醇性息肉

胆固醇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类型,约占60%。其形成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表现为胆囊黏膜固有层巨噬细胞吞噬胆固醇结晶后形成黄色结节。这类息肉通常直径小于10毫米,多发且带蒂,极少发生恶变。超声检查可见强回声团伴彗星尾征,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2、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约占胆囊息肉的30%,多继发于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刺激。病理表现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直径多在5-8毫米之间,常单发且基底较宽。患者可能伴有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炎症,可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中成药,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3、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属于肿瘤性息肉,存在恶变可能,约占胆囊息肉的5-10%。病理分为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等亚型,直径多超过10毫米且增长较快。超声显示基底宽、血供丰富,增强CT可见明显强化。确诊后应限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4、其他罕见类型

包括胆囊肌腺瘤、纤维瘤、脂肪瘤等间叶组织来源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这类病变通常具有特殊影像特征,如肌腺瘤可见罗-阿氏窦,脂肪瘤呈均匀脂肪密度。诊断需结合超声造影、MRI等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长期随访。

5、诊断与鉴别

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能明确息肉大小、数量、基底情况及血流信号。需要与胆囊腺肌症、黏附性结石、胆囊癌等疾病鉴别。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快速增长、基底宽、合并胆结石或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建议行增强CT或MRI进一步评估,必要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发现息肉后应避免高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进食习惯。建议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直径小于10毫米的无症状息肉可6-12个月复查超声,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帮助恢复。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术后为什么会出现腹胀
胆囊息肉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腹胀,进食后不宜消化的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出现经常性的腹痛、腹泻。上述症状是由于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很好地被收集,脂肪类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而造成的。
胆囊息肉手术后的饮食
随着医学事业的完善和发展,许多以往不被发现的疾病,现在能够通过检查被发现和认识了,胆囊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种,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同时也给大家提个醒,希望大家在平时就多加注意,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胆囊息肉的人能运动吗
胆囊息肉的人能运动吗?胆囊息肉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胆囊疾病,此病属于物理性疾病范畴,本病与运动无关,可以运动。建议饮食要清淡,戒烟酒,运动避免剧烈,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自行车、羽毛球等。
如何预防多发性胆囊息肉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囊的一种常见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虽然多发性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较小,但是朋友们也不要掉以轻心。预防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措施主要有以下3点:规律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少食胆固醇过高的食物。
轻度胆囊息肉能治好吗
轻度胆囊息肉能治好吗?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方式成为患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
胆囊息肉多大要手术
胆囊息肉非常常见,那么有的是单发有的是多发在超声的时候可以进行检查,那么我们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原则要根据其胆囊息肉的性质,生长速度,有无癌变风险来进行判断;如果说从息肉大小来讲,那么超过一公分的无疑呢是具有手术的指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有关胆囊息肉的治疗指南,都把胆囊息肉大于一公分作为手术的一个指征。那么对于很多年轻人由于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所以呢,我们建议对于超过一公分的多发胆囊息肉,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认其性质,如果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则可以继续观察,而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息肉越大,其发生癌变的风险就越高,那么腺瘤性息肉超过一公分则建议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20-02-21

61821次收听

胆襄息肉有哪些症状
胆襄息肉的症状有轻重,可伴有反复的胆囊炎发作,可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有的胆囊息肉合并了胆囊结石、胆囊炎,其表现的症状,也不是由于息肉引起,而是由于结石堵塞胆囊管,或者是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而出现腹痛、发热。除胆囊息肉,在胆囊颈部可能会堵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之外,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无症状,或者是症状轻微,或者是其症状和胆囊息肉无关。少数的胆囊息肉,如腺瘤性息肉,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其基底较宽,直径较大,内部有血流,生长速度比较快,存在潜在癌变的风险。对于腺瘤性息肉,即使没有症状,也是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断,症状并不是主要的依据,而是要通过观察其变化,判断其性质,以及对于胆囊息肉是否合并有其胆囊系统疾病来进行综合的判断。一旦确诊为无论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还是对于胆囊有潜在影响的其疾病,都要注意饮食中低脂、低热量,以及定期的体格检查。
语音时长 02:54

2020-02-21

62391次收听

02:38
胆囊息肉治疗
胆囊息肉,首先要鉴别是真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有无继发症状以及潜在的是否有癌变的风险等一系列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临床上一般会建议超过一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的患者考虑手术切除治疗。胆固醇性息肉,它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成分,只是一些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的黏膜上,并不会有癌变的风险,只是可能形成进一步的胆囊结石。这种结石要密切随访,看它有无引起进一步的症状,如果有症状可以通过溶石利胆的药物进行逆转。
胆囊息肉术后能复发吗
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胆囊息肉以后怎么治疗。它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块。保守治疗就是我们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它生长,手术就是把胆囊息肉完全的清除,那手术又分两大部分,一个是连胆一起的完整的胆囊切除术。这种胆囊切除术胆囊息肉没有了生长的基础,所以这种是不会复发的。现在还有一种微创的手术叫取息肉术,就是把我们胆囊切开,把里面的息肉完整的切除,局部黏膜,用可吸收的线把黏膜给它缝好,这样能保留胆囊的功能。但是这种情况有一个问题,就是胆囊息肉有可能还会复发,所以说不同的手术方式决定了我们胆囊息肉会不会复发,如果胆囊是单发的,息肉个数比较大,这种息肉有恶变的风险,所以建议连同胆囊和息肉一起切除,这样效果比较好,比较彻底,也不存在胆囊息肉会复发的问题。如果胆囊息肉是多发的,比较小的这种息肉,它的恶变风险比较低,如果这种多发的小的息肉又合并有胆囊的结石,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保胆取息肉或者取石的方法,但是这种处理也会带来将来息肉有可能会复发,所以说根据不同的息肉的性质大小,手术方式,它复发程度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每个朋友要根据病情的情况,需要手术方式的所采取哪种方式,然后我们才能知道息肉会不会复发。
语音时长 02:00

2019-12-20

61612次收听

03:10
胆囊息肉的症状
胆囊息肉是一个胆囊最常见的良性疾病,85%以上的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有少部分的病人可能会有胆囊炎、胆结石类似的症状,暴饮暴食以后,右上腹会有隐痛不适,大部分是伴有炎性的改变的时候,胆囊息肉才会有这种症状。胆囊息肉的症状不是特别的典型,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部分人可能有胆囊炎的表现,还有一些胆囊息肉病人比较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常常是因为伴有胆囊炎而引起的胃肠道不舒服。所以,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是没有症状的,都是在体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
03:27
胆囊息肉原因
导致出现胆囊息肉的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和炎症。胆囊息肉病变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在饮食方面过多食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因素考虑以下几种:一、若患者饮食没有规律,尤其不吃早餐,胆汁滞留时间过长刺激胆囊壁形成息肉。二、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使胆固醇增高。三、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胆固醇沉淀,从而形成胆固醇息肉。
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吗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建议观察,少数情况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1、对于息肉位置特殊的患者,会更积极一些,要选择手术治疗。2、对于息肉生长迅速、较大的患者,考虑继发癌变的可能性较高,会考虑要早期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49659次收听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检查
胆囊息肉应该做彩超,ct,核磁,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检查,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胆囊息肉需要做的检查第一个术前的诊断,诊断胆囊息肉术前需要做彩超,需要做根据彩超的情况而定。彩超主要了解的问题是息肉的大小、形态、活动度以及位置,如果大小、形态有恶变倾向的话,建议做一个增强的ct或者核磁来借鉴的判断这个息肉的良恶性的程度,这是术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14

63834次收听

01:36
胆囊息肉样病变确诊方法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常规需要做B超,通过B超检查就可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是要真正的鉴别它是胆固醇性息肉或者是真正的胆囊息肉时,往往需要借助超声造影的检查。胆固醇性的息肉,它实际上是胆固醇的结晶,往往不含有血管。在超声造影下看不到有血流通过。而真正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它是从黏膜上增生的一些结节,往往伴有血流。通过超声造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病变是否有血流。如果病变有血流,强烈建议尽快手术。如果病变没有血流,它是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观察。
01:56
胆囊息肉样病变要手术吗
少数胆囊息肉病例可发生癌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有直径超过1cm;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直径大于2cm者。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如无以上情况,也无临床症状,则不需手术治疗,应每6~12月超声检查一次,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如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存在上述恶变危险因素,而且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行手术。胆囊腺瘤是一个癌前病变,有1/20的几率在几年内会发展成肿瘤,所以这部分病人也建议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