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神经衰弱吃什么药比较好

发布时间:2019-05-3054884次浏览

神经衰弱患者可以吃一些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阿胶、灵芝、人参以及熟地黄等等。其中阿胶和熟地黄比较常用,灵芝和人参较少用,但是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女性患者更加适合熟地黄,但肠胃不好的人不能用这种药。

神经衰弱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会严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很多患者得了神经衰弱好,都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症状,比如说失眠多梦和烦躁易怒。神经衰弱也会加重患者精神紧张和焦虑的症状。那么神经衰弱吃什么药比较好?得了这种病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神经衰弱吃什么药比较好
  1.阿胶
  阿胶性味甘平,可以有效的养肺养肾,并且还能够起到补血和止血的作用。神经衰弱一般和心脾两虚有很大关系,所以患者吃一些阿胶,就可以有效缓解神经衰弱引起的心烦失眠的症状,另外也能够治疗心悸健忘的症状。
  2.灵芝
  灵芝可以起到益气养血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养心安神。这种药物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天然药物,长期服用的话,就可以帮助神经衰弱自行痊愈,非常适合心胆气虚型的神经衰弱患者。
  3.人参
  人参能够有效补充身体元气,另外还可以生津安神。患者适当吃一些人参,可以有效缓解心肾不交型的神经衰弱,而且人参可以与其他多种药物进行搭配。
  4.熟地黄
  熟地黄可以补血滋阴,非常适合女性神经衰弱患者。这种药物还可以治疗眩晕耳鸣,缓解神疲乏力的症状。但要注意肠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使用熟地黄。
  二、神经衰弱患者要注意什么
  1.保持情绪稳定
  得了神经衰弱后,患者的神经会非常敏感脆弱,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如果情绪起伏较大的话,神经衰弱症状会加重,甚至会引起剧烈头痛。
  2.保持充足睡眠
  患者在患病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不充足的话,神经衰弱也难以康复。可适当服用药物辅助睡眠。
  3.避免精神过度焦虑
  发病期间要注意避免精神过度焦虑,平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多放松身心,有必要时可以找专门的咨询师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神经衰弱可以吃谷维素吗
神经衰弱是可以服用谷维素的。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神经容易兴奋,但兴奋后持续不了多久又比较低沉,严重的患者是需要进行治疗的。谷维素是一种混合物,具有能够改善神经精神失调的作用。神经衰弱的人群,通过服用谷维素能够改善睡眠情况,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一般人效果甚微。神经衰弱的治疗主要还是情绪调节及综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情,谷维素可以适当改善症状,是可以服用的,但是不能用作神经衰弱的主要治疗,仅可作为辅助疗法来使用。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98527次收听

sy导致神经衰弱一般多久好转
sy导致的神经衰弱一般多久能好转因人而异。要看个人的重视程度怎么样,是否及时戒掉不良生活习惯、有没有合理治疗等。过度的手淫会引起精神不佳、体力下降、失眠、神经衰弱,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以后能减少手淫的次数,并且积极的调整生活方式,比如适当运动、注意饮食调理,轻微的神经衰弱即使不用药物调理,可能1~2周也会好转。神经衰弱如果比较严重,而且自己对手淫过度执迷、不肯戒掉则病程长、难以自行恢复。所以想快速恢复一定要注意生活习惯,必要时也可以采取药物调理。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99286次收听

神经衰弱吃什么药最好
神经衰弱需要服用精神类的药物,同时还要在服以中成药。神经类的药物包括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抗抑郁的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抗焦虑的药物主要包括氯硝西泮、地西泮等,中成药物可以选择清脑复神液、补肾益脑丸等。不建议神经衰弱的患者私自用药,患者要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医生明确病情的轻重程度后,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服用药物期间,患者还要再接受心理疏导,心理疏导能够缓解患者的恐惧,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对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0

87745次收听

神经衰弱失眠能自愈吗
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基本不能自愈。因为出现失眠的症状,就表明神经衰弱比较严重,需要尽快的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前,需要先详细的询问患者病史,这样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要进行自我调节,首先要对情绪作出调整,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第二是要养成健康的作息规律,要早睡早起,不建议长时间熬夜。第三是要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选择户外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释放不良情绪,对神经衰弱的缓解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10

93616次收听

神经衰弱吃什么药
神经衰弱患者可以服用脑心舒口服液、谷维素片、健脑补肾丸、安神补脑液等药物缓解。如果是因为精神抑郁导致的神经衰弱,则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阿胶对于缓解神经衰弱有一定的作用,阿胶有补血、止血以及滋阴润燥等等功效。如果是因为阴虚火旺导致的神经衰弱,可以服用一些阿胶缓解,胃肠道功能比较差的患者,不建议服用,避免引起腹泻情况。神经衰弱很多时候是因为饮食不规律,生活不健康,长期抑郁,或者压力过大,以及精神过于紧张引起的。长期熬夜,不注意休息,过于劳累等等,也有可能会引起神经衰弱。患者需要了解发病原因,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26

92853次收听

用脑过度吃什么好
如果出现了用脑过度的问题,建议平时多吃些鱼肉。鱼肉当中的卵磷脂丰富,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用脑过度的人平时要多吃些坚果,也可以适当的喝些牛奶。除此之外,也要多吃些南瓜,这有助于补脑。
02:40
神经衰弱怎么治疗
神经衰弱症状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知识性的心理治疗或者放松训练。症状比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目前国内的神经衰弱是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对于症状比较轻的神经衰弱患者,可以给予一些健康教育或者是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知识性的心理治疗或者放松训练。如果程度比较重,或者患者伴有比较严重的失眠和精神痛苦,而且有可能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躯体疾病的治疗,可以采用一些药物治疗或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这些药物可以选择新型的抗抑郁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衰弱的症状,实际上神经衰弱就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障碍。
02:54
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
患者可以出现头疼、头晕、耳鸣、心慌、或者失眠、入睡困难,或者可能会出现情绪的改变,容易烦躁、激动。也可以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厌食、腹胀。另外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或者全身没劲、行动迟缓。有的患者可能会对一些外界的声音、光线出现很敏感的情况。神经衰弱作为一个疾病的诊断,最早起源于西方,目前国内的神经衰弱是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的心理和情感障碍,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
02:47
神经衰弱是怎么引起的
神经衰弱这个名词最早起源于西方,最开始作为一个医学诊断,但现在临床上已经不再作为一个诊断出现了,它的症状是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躯体疾病,比如心脏病、肿瘤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还有就是一些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如果家族当中有人出现这类疾病,其他人出现这类症状的比例会明显升高。另外还有一些环境的因素,比如长期生活在压力当中,那么患者会出现这种临床表现。
人为什么会得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被认为这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从生化的角度来看,与大脑中的单胺神经递质系统有关。主要受生活方式和压力,以及情绪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低落和压力状态下,并且脑力劳动时间过长,会慢慢导致神经衰弱。
精神衰弱怎么调理
精神衰弱患者,首先需要注意一下对于情绪方面的调理,要摒弃一些不良情绪的困扰;其次是心理调理,包括一些负面心理是需要改掉的;再者是运动调理,坚持多一些运动对于患者增强体质有好处;最后是食疗调理,需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01:45
神经衰弱症状
神经衰弱这个术语目前比较罕见,现在临床上更多地诊断为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在以前主要的表现症状是患者头晕、胸闷、心慌、记忆力下降、精力不集中,还可能伴有睡眠的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时间少、多梦等等。另外患者还可能有其他的一些躯体不适,如恶心呕吐、胃肠道不舒服、关节的疼痛等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神经功能低下的表现,目前把这一大类症状通归为焦虑抑郁的症状,治疗神经衰弱主要是抗抑郁治疗。所以,把这类症状归为焦虑抑郁来进行抗焦虑治疗非常合适,也非常必要。
01:52
神经衰弱怎么办
神经衰弱目前在临床上这个术语并不常用,神经衰弱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患者可能有头晕、胸闷、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其它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关节疼、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异常等。这些症状目前都认为是焦虑抑郁的症状,是一个功能性疾患。通常,这类患者给予抗焦虑抑郁治疗以后效果很好。另外神经衰弱要注意日常生活要避免情绪的过分紧张、压力过大,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心理保持平稳。此外,运动可以减少压力而且可以增加脑的活力,是非常好的减轻神经衰弱的方式。
神经衰弱吃什么药好
神经衰弱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具体药物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吃一些抗焦虑的药物,比如舒乐安定等,能够镇静、安神。有入睡困难的,可以吃一些诱导睡眠的药物,比如思诺思、三辰片等。谷维素片,复方溴咖片,复合维生素b也能很好的缓解它导致的记忆力减退症状。
神经衰弱的表现
神经衰弱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些人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容易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神经衰弱初期表现主要是睡眠质量不好,没有胃口,浑身乏力等等。如果神经衰弱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容易导致睡眠障碍、情绪易变,对各种事物敏感的情况,可以针对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相应的药物和心理方面的调理。平时还要注意饮食,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