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火旺盛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9-05-3065178次浏览

肝火旺盛可以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丸、逍遥丸、知柏地黄丸、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柴胡疏肝丸:柴胡疏肝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柴胡等草本成分组成。它具有疏肝解郁、平肝舒筋的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如烦躁易怒、胸闷、头痛等。

2、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柴胡、香附、枳实等草本成分组成。它有疏肝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如胁肋胀痛、情绪烦躁等。

3、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知母、黄柏、生地等草本成分组成。它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的作用,适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症状,如口干口苦、目赤等。

4、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当归、黄芪、白芍等草本成分组成。它有活血调经、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肝火引起的症状,如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

5、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龙胆草、黄芩、黄连等草本成分组成。它有清热泻火、利胆解毒的作用,适用于肝胆火旺引起的症状,如口苦、胸闷、胁肋胀痛等。

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有利于疾病。

相关推荐

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肝火旺
预防心肝火旺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情绪管理、适度运动和中医调理等方式实现。心肝火旺多与长期压力、熬夜、辛辣饮食等因素相关,表现为易怒、口苦、失眠等症状。1、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烧烤、油炸食品...
湿气重肝火旺调理的方法是什么
湿气重肝火旺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情绪管理等方式调理。湿气重肝火旺可能与饮食不当、情志不畅、脾胃虚弱、肝胆湿热、外感湿邪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腹胀便溏、易怒烦躁、舌苔厚腻等症状...
女性肝火旺的表现
肝藏血,主疏泄,中医认为,肝具有贮存与调节血液,疏导气机的作用。因此肝火旺盛,可引起多种妇科疾病,肝郁化热,扰动血海,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若肝火,随冲气上逆可发生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乳汁自出等,若肝郁脾虚,湿热内生,肝经湿热下注,是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还可发生带下病,阴痒。湿热蕴结胞中,或湿热郁结、阻滞冲任、冲任不畅,还可发生不孕、盆腔炎、症瘕、黄色带下阴阳等。因此。对于女性肝火旺,我们从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清泻肝火的食品,如苦丁茶,十克,泡水代茶饮,或者服用莲子心十克,泡水代茶饮,另外。在情绪上要注意调控情绪,避免经常乱发脾气。饮食上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多吃一些苦寒泻火的食品,像败酱草,马齿苋等都有助于清泻肝火。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10

61232次收听

吃哪些食物治便秘
便秘分为三种类型,不能一见到便秘,就认为是热血引起来的。便秘。第一种类型就是热秘,也就是由热血引起来的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可以用白萝卜蜂蜜汁,白萝卜300克,蜂蜜30毫升,白萝卜切碎榨汁,空腹一次服下。对于虚秘,也就是气虚的便秘。表现为大便细软,排便困难乏力。第二种情况,叫血虚便秘,表现为大便干如羊粪,可用生白术粉30克,加蜂蜜60毫升,香油30毫升,用开水冲调饮用,可以益气养阴通便。也可以服用麻子润肠丸,帮助润肠通便。第三种类型的便秘叫气秘,就是气滞引起的便秘。多表现为大便干,排便困难,胁肋胀痛,大多数是由于肝气郁滞,造成腹气不能通降而引起,可以用萝卜饮,就是白萝卜150克,胡萝卜50克,冰糖20克,萝卜。切块煮烂后加冰糖食用。对于寒邪引起的便秘,我们叫寒秘,表现为大便细软,排除困难。伴有四肢冷而不温,可用姜汁拌菠菜。菠菜250毫升,姜汁30克,酱油、醋,香油,花椒油适量,肉桂粉10克,菠菜切段,开水煮一分钟后捞出,用调料拌吃。对于寒秘,有不错的调养作用。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10

72803次收听

02:07
肝火旺的表现
肝火旺是中医特有的病名,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这里的肝并非特指西医解剖学的肝脏,它指的是中医五脏里面的肝,它在中医里面具有特定的功能,不能与西医的肝脏混为一谈。肝火旺,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方面,像头晕,面红目赤。面红难退,易怒,烦躁,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眩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温热,耳鸣,胁痛,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苔黄厚等,更严重的人甚至会出现肝气犯胃的呕吐,或者肝气上逆,气血上涌引起的眩晕、晕厥。肝藏魂,肝火旺,魂不守舍就会夜寐不宁,脉弦数。并且表现为易惊,因此对于肝火旺的人要注意平时调控情绪,不要乱发脾气,要以温和的心态去对待别人,这也有助于清泄肝火。肝火旺,主要表现为体内火热过盛,舌红苔黄,烦躁易怒,口苦脉弦胁痛,这是肝火旺的最主要的典型表现,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
02:13
女性肝火旺的症状
中医认为,肝具有贮存与调节血液,疏导气机的作用。因此肝火旺盛,可引起多种妇科疾病,肝郁化热,扰动血海,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若肝火随冲气上逆可发生经行头痛,经行吐衄,子晕,经行情志异常,乳汁自出等;若肝郁脾虚,湿热内生,肝经湿热下注,还可发生带下病,阴痒;湿热蕴结胞中,或湿热郁结,阻滞冲任,还可发生不孕、盆腔炎、症瘕、黄色带下阴阳等。女性肝火旺从饮食上要多吃清泻肝火的食品,如苦丁茶,十克,泡水代茶饮,或者服用莲子心十克,泡水,代茶饮。在情绪上要注意调控情绪,避免经常乱发脾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多吃一些苦寒泻火的食品,像败酱草,马齿苋等都有助于清泻肝火。
02:09
补血的食物
中医认为,血虚症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等,当以补血法治之。当归、熟地,黑芝麻,桑葚,大枣等是常用的补血中药,由于气能生血,在补血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益气的黄芪。清代中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便有当归羊肉汤的食疗食谱,用当归人参,黄芪,生姜与羊肉慢熬同炖,有温阳散寒、补血益气之功效;而大枣,黑芝麻,桂圆等共同煮粥,也能起到很好的养血补血的功效。补血注意不可妄补,否则易滋腻,生湿。可用黑芝麻,当归,大枣等食补调养,同时适当补气,因气能生血。如果舌苔白腻或者黄腻,是不能补血滋阴的,否则就会虚而不受补,出现虚虚实实之戒。
02:37
便秘的危害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三次,严重者长达2至4周排便一次,有的患者突出地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排出困难,粪便硬结如羊粪状。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发生昏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能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另外,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升高,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强行排便时,损伤肛管,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粪便嵌塞后,会产生肠梗阻、粪性溃疡、尿潴留及大便失禁等。所以,一旦得了便秘,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孩肝火旺怎么调理
小孩是比较容易上火的。小孩肝火旺盛,是相当常见的上火病证。小孩肝火旺,可分虚实两种。虚火旺盛的症状,表现为心烦、口干、低热、盗汗等。实火旺盛的症状,则表现为口干、反复的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小儿出现肝火旺,要多喝绿豆汤,能够快速的降火,尤其对于脾气暴躁的小孩最管用。治疗肝火旺,通常可以让小孩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比如梨、柚子等,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在小儿出现肝火旺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清肝火的菜。常见的蔬菜,比如说有苦瓜、茄子、芹菜等。
语音时长 01:34

2019-10-14

58883次收听

肝火旺面部症状
肝火旺的面部症状。首先患者会出现黑眼圈。肝火旺会导致失眠,心烦意躁,会胡思乱想,难以入睡。黑眼圈是肝火旺最明显的特征,也是乙肝患者肝火旺盛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易长痘,人一旦肝火旺,心情就会浮躁,肝火多导致患者的脸部长痘。脸部长痘是因为人体内所积累的肝火会产生湿热,从而引起患者的脸部长痘的危机。然而肝火一直不下火,就会导致身体的毒素累积,难以祛痘。所以把肝脏调理好,时刻保持开朗的心情,这样能够减少痘痘的生长。皮肤干燥,肝火旺,会出现口苦,皮肤干燥的症状,脸上会长黄褐斑。
语音时长 01:33

2019-09-16

62817次收听

肝火旺的表现
患者身体当中的肝火较为旺盛,则容易出现热气的情况。患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更是容易出现失眠的状况。而对于女性患者来说,肝火过于旺盛也会导致生理期的紊乱,容易出现生理期推迟或者是闭经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小便赤黄怎么回事
小便赤黄很有可能是饮水量不足引起的。因为当饮水量不足的时候,尿液就会浓缩,所以尿液就会变成这种颜色。肝火旺盛和肾虚的患者也会有类似症状。糖尿病患者同样会小便赤黄,并且他们排尿会比较困难。
肝火旺盛患者应该怎么调理
肝火旺调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情绪的调控,肝火旺是由于情绪波动过大,郁而化火所造成的,通过对自身情绪的调理,达到疏肝解郁的目的;二是需要中医中药的参与,进行中医辨证。通过自身情绪与中药的调理,达到治疗肝火上炎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43

2018-06-13

54510次收听

肝火旺怎么解决
很多人都爱生气,还会心烦意乱,爱发火,检查后说是肝火旺引起的,那么肝火旺怎么解决?平时的生活中要很注意,少吃爱上火的食物,油炸,烧烤,辛辣的食物都会引起上火,所以要少吃,平时还要注意好好的休息
02:56
肝火旺吃什么药
肝火旺症状较轻的阶段,即肝郁气滞,可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疏肝理气的中成药;在肝火旺阶段,可用当归龙荟丸、知柏地黄丸,可以清热解毒、清利肝火。生活中,可以用夏枯草、菊花、桑叶、天麻等中药泡茶,对于肝火旺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