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抖手没劲怎么回事

58741次浏览

手抖手没劲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其实可能是由于精神太过紧张、极度疲劳或者缺乏维生素导致的。只要平时注意休息,添加营养,很快就会恢复。另外神经受压迫、心气不足、脑部疾病、低血糖等等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检查治疗。

手抖手没劲一般来说是不正常的现象,一定要查明详细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有很多人想知道,手抖手没劲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1、精神因素导致的,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恐惧,或者是情绪特别激动的情况,也会出现手抖而且没劲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导致肾上腺素的变化,从而出现身体上的变化,出现手抖动、浑身没劲的情况。
  2、极度疲劳、劳累的情况也会出现手抖,这是一种劳累导致的生理反应。一般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手抖、手没劲的状况就会消失。
  3、手发抖,浑身没力气,应该是严重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症状,平时饮食要营养搭配均衡,多吃一些含钙和维生素比较高的食物,多喝牛奶,建议可口服液体钙,加多种维生素片,按疗程服用会对您的症状有所改善。
  4、神经受压造成的的,主要是颈椎病等其他因素,压迫了神经,从而出现手抖手没劲的情况。可以采取上肢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症状。如果颈椎病严重,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不要吸烟与喝酒。
  5、出现手抖手无力手心流汗一般是因为属于心气不足所致,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中药疗法。最好去中医医院,中医给你看看具体情况以后在对症下药,能配合针灸调整,平时一定不要熬夜,还要注意饮食,保持充足时间休息,也可以配合食物治疗,这样效果更加明显。
  6、疾病元素导致的,很多疾病比如脑部疾病、肝性疾病、帕金森症经常会出现手抖而且全身无力的症状,最好去做一下脑部的CT,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另外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也会直接导致手抖的现象。胃肠道功能不好、低血糖、有甲状腺的病变,或是在发烧的体温上升期都可以导致以上情况。所以我们要对症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人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患者在临终之前会出现症状加重,临终通常指的是生命结束,所有的患者在临终之前,都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帕金森患者在后期阶段时主要表现为肢体震颤加重,同时还会出现头晕疼痛加重,也会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所以对于临终前的症状,不能够一概而论。大多数属于病情症状加重的表现,需要配合医生给予合适的治疗,才能够缓解病情。帕金森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对于患者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只能够通过治疗来延缓病程发展,所以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尽快接受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10

58493次收听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进行上肢锻炼、下肢锻炼以及头部锻炼。上肢锻炼,患者可以多进行扩胸运动,也可以多进行上肢的上举和拉伸,而且也要注意协调性的锻炼。下肢锻炼,对于腿部可以坚持散步和慢走,也可以多进行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而且要经常踢腿。头部锻炼,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会有头部活动不灵活的表现,可以进行头部的反复转头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肌肉颤抖的症状。出现帕金森病后,需要进行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同时平常的康复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疾病及功能得到快速恢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71753次收听

帕金森复发几率高吗
老年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都会下降,所以一旦被确定患有帕金森,根本不可能很好的照顾自己,那么帕金森复发几率高吗?这个就和日常的护理有关了,如果平时护理工作做的好,帕金森是不容易复发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帕金森的日常的护理措施。
老年人帕金森寿命有什么影响
帕金森是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当自己患上了帕金森,就非常担心患者自己的生命就要结束了,帕金森究竟还能活多久,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素质,对帕金森病人的治疗很不好,那么老年人帕金森寿命会有影响吗?
有帕金森会遗传给孙子吗?
基因的易感性也许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15%~25%患者反映他们的亲属中有人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对这些家系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和帕金森病有关的基因变异,但这些变异不能解释大多数的散发帕金森病病例的发病原因
老年人震颤麻痹的表现症状
帕金森(震颤麻痹)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患者一旦得病会带来相当大的危害,所以人们对帕金森一定要重视起来,尤其是老年人的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症状,帕金森的症状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其中最多的就是肌肉强直以及运动障碍,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老年人震颤麻痹症状。
中年震颤麻痹危害有哪些呢
据相关调查显示:常见的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在中老年人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它抓哟是继脑血管以及癫痫病后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通常,它会给患者的心理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危害,那么到底中年震颤麻痹危害有哪些呢?咱们一起来看下文的介绍吧。
01:25
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在1817年对帕金森进行了描述,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障碍。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焦虑、抑郁等。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大约是200万人,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01:18
哪些帕金森病人可以做DBS手术
帕金森病发病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仅能维持几年蜜月期。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DBS手术主要是用于以前药物治疗疗效逐渐减退或者出现药物的副反应。对于震颤比较严重的这部分患者,手术应当适当提前。但如果出现了幻觉或者频繁的跌倒或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痴呆等,说明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窗。最佳时间为病程5年以下,药物治疗不理想且病人强烈要求可放宽至病程已经满三年以下。一般,患者需要小于75岁,但是如果患者各项检查符合手术要求,也可以放宽手术年龄。
01:34
帕金森治的好吗
帕金森病是一个老年变性的疾病,它是一个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变性的疾病。实际上目前的研究认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减少,等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后,多巴胺神经元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所以,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延缓多巴胺神经元的一个变性,患者只能通过吃药,改善临床症状。但是通过规律的药物也可以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发病病程。总之,帕金森病是不可能彻底治愈,所有药物治疗只能改进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只能是进行缓解患者的症状的治疗,但不能阻止疾病发展,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
怎么得的帕金森病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比如每个人的遗传易感性,因为有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是帕金森的易患疾病人群,就可能容易出现帕金森的症状;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因素,包括所有的心理变化、饮食、情绪、空气和脑体锻炼等等工作;在这些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就可以出现帕金森疾病。出现帕金森疾病的人群,一般都是散发性的,跟某一个突变基因相关的家族性的帕金森,目前全世界的报道相对较少,所以这种散发性的帕金森病,还是以遗传易感性的内因和外因的环境共同作用导致。
语音时长 01:24

2019-06-12

58929次收听

帕金森怎么治疗
帕金森病是因为大脑里面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使得大脑里的一些结构,比如黑质、纹状体,出现萎缩和退行性的改变,导致支配躯体运动的功能下降,萎缩的部分富含有多巴胺神经递质,所以临床的药物都是用来补足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治疗帕金森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可以给替代的产品,比如美多芭是治疗帕金森的一个最基石的药物;第二,还可以给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让多巴胺更好的发挥脑内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森福罗等等;第三,可以用一些减少多巴胺代谢的药物,比如COMT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等,都是治疗帕金森的有效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9

2019-06-12

51646次收听

01:26
帕金森病治疗过程中饮食禁忌
帕金森治疗过程中需要禁忌高蛋白食物,同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要吃。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在治疗过程当中的饮食禁忌实际上就是对药物的影响。第一,禁忌高蛋白饮食。饮食当中蛋白质会影响多巴胺的疗效,服用美多巴或息宁缓释片的患者要服用一小时后再进餐,服药前一小时注意不要吃蛋白类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类等。第二,忌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荤油或动物内脏,饮食过程中过高的脂肪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注意服药半小时后再进。
01:46
插鼻饲管的帕金森病人如何护理
积极防止意外发生,保证合理营养供给,鼻饲时需要避免误吸和呛咳,喂养前需要用温水冲洗并且检查为例的食物残留量,定期更换胃管材料等。帕金森病晚期或者同时伴有脑卒中的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需将鼻饲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供应饮食和药物,以达到维持营养和治疗目的。1、插鼻饲管的帕金森病人最主要的是防止意外的发生,还有保证合理的营养。所以在鼻饲时要保持床头抬高,一定要让病人坐起来或者把头抬起,要大于30度,可以避免误吸或者呛咳。2、在每次喂养之前一定要用20或30毫升的温水冲一冲,喂养前要检查胃残留量,如果胃残留量大于200毫升,要停止查看是否可以饮食。3、胃管材料,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更换。
帕金森脑起搏器植入术是不是越早越好
帕金森病手术不是越早越好。帕金森病开始是药物治疗,因为疗效是非常好的,无需手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了药物的副反应,此时考虑手术治疗。做手术时间太晚,如果出现了频繁的跌倒,出现了幻觉等,说明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
语音时长 00:45

2018-09-14

6586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