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好处和坏处
刮痧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具有缓解疼痛、祛湿排毒等作用,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损伤或感染。

1、缓解肌肉疼痛
刮痧通过摩擦皮肤刺激经络,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和局部疼痛。适用于肩颈酸痛、腰背劳损等慢性劳损性疾病。操作时需沿肌肉走向轻柔刮拭,避免暴力导致皮下出血。
2、促进新陈代谢
刮痧可扩张毛细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帮助代谢废物排出。对于轻度水肿或毒素堆积引起的痤疮、肤色暗沉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3、调节免疫功能
适度刮痧刺激可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反复感冒、慢性疲劳等亚健康状态有辅助调理效果。刮痧后需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4、皮肤损伤风险
刮痧力度过大或工具不洁可能导致表皮破损、皮下出血或感染。皮肤过敏、破损或患有传染性皮肤病者应避免刮痧。操作前后需严格消毒器具。
5、特殊人群禁忌
孕妇腰腹部、儿童皮肤薄弱处禁止刮痧。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诱发并发症。空腹或过度疲劳时刮痧易出现晕刮现象。
刮痧后应饮用温水补充体液,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或剧烈运动。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同一部位需间隔3-5天。若出现皮肤溃烂、持续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配合艾灸、拔罐等疗法增强效果,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相关推荐
02:09
02:06
02:25
01:4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刮痧刮痧的功效
- 2 刮痧刮痧的好处
- 3 自己怎么进行刮痧?
- 4 怎么刮痧呢?
- 5 什么是刮痧
- 6 如何刮痧呢
- 7 刮痧印刮痧印怎么消除
- 8 刮痧板刮痧面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