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食管憩室的治疗

56355次浏览

食管憩室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食管憩室可能与食管动力异常、局部炎症刺激、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1、饮食调整

早期或轻度食管憩室患者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缓解症状。建议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过硬食物。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细嚼慢咽,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若憩室较小且无症状,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即可。

2、药物治疗

合并食管炎或胃食管反流时可遵医嘱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存在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药物可减轻黏膜炎症,但无法消除憩室结构,需配合其他治疗。

3、内镜下治疗

对于直径2-5厘米的憩室,可采用内镜下憩室切开术或支架置入术。通过胃镜引导下电刀切开憩室底部扩大开口,或放置可降解支架改善食物通过。该方法创伤小但存在穿孔风险,术后需禁食1-2天并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4、手术治疗

巨大憩室或反复感染者需行憩室切除术或食管肌层切开术。传统开胸手术可彻底切除憩室并修补食管壁,胸腔镜微创手术恢复更快。术后需留置胃管7-10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手术并发症包括食管瘘、纵隔感染等,需严格监测。

5、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憩室穿孔需紧急手术清创引流;合并出血可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疗;营养不良者需肠内营养支持。长期随访需关注体重变化、吞咽功能及有无癌变倾向,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评估。

食管憩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戒烟限酒,控制腹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出现发热、呕血、剧烈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记录饮食种类与症状关系,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食管憩室临床表现
食管憩室,英文叫做diverticulumofoesophagus,指的是与食管相通的囊状突起。其分类比较繁杂。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又分为牵引性、内压性、牵引内压性憩室。根据憩室壁的构成可分为真性憩室(含有食管壁全层)和假性憩室(缺少食管壁的肌层)。一般按发病部位分的比较多,有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食管憩室,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不同的部位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