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率过缓吃什么药

53696次浏览

出现心率过缓症状的患者可以服用钙拮抗药进行治疗,同时可以加服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也可以酌情使用沙丁胺醇和麻黄素。另外,患者也可以选择服用康尔心胶囊以及心宝丸等中成药,或者可对症用水煎服中药方剂。

不管心跳速度过快还是过慢,都会让人出现不适感。而在临床方面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症就是心率过缓,此时患者往往就需要及时服药进行治疗,以便能够有效预防出现晕厥不醒等不良后果。那么心率过缓吃什么药可以得到改善呢?
  一、心率过缓吃西药治疗
  1.钙拮抗药
  针对于心率过缓的治疗,患者需要服用钙拮抗药进行治疗,主要是可以选择服用硝苯地平片、非洛地平片等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具体用药剂量可以谨遵医嘱。
  2.其它对症药
  患者在心率过缓急性发作期,需要搭配服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一类药物提高心率。同时可服用沙丁胺醇、麻黄素等药品,必要时还可以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二、心率过缓吃中药治疗
  1.中成药
  心率过缓患者可以服用生脉饮、建参片、康尔心胶囊以及心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心率,并能帮助调理存在的气虚阳虚等病症。
  2.中药方剂
  心阳不振型
  如果是由于心阳不振,而出现了心动过缓的症状,患者就需要以益气温阳以及养心补心为主要原则进行调理。此时具体可用水煎服由桂枝、黄芪、赤芍、白术、鲜姜和大枣一类中草药组成的方剂。患者在服药时最好是保持空腹,且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以便收到较为显着的疗效。
  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型患者在治疗时就要侧重于活血化瘀,此时可以服用桃红四物汤等方剂进行治疗。该类方剂的主要药物成分为党参、黄芪、补骨脂、菟丝子、仙灵脾、炙麻黄、丹参、赤芍、山楂、草决明、枳壳、红花、当归以及菊花等。患者一般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6剂即可见效。

相关推荐

02:26
心动过缓的症状有哪些
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导致心脏无法正常供血,从而出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胸痛、咳嗽、水肿、头晕等症状。当出现以上心动过缓症状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参松养心胶囊,该药可提高心室率达7.15次/分,养心调心率,快慢都能治,另外还可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
02:50
心动过缓吃什么药
心动过缓的治疗取决于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和症状。非疾病原因且没有相关症状表现时,则无需服药,定期复诊注意观察即可。因心肌缺血等病理性原因引起,可服用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缓解症状。中医认为其病机是由于心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导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松养心胶囊。此药通过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规避了传统抗心律失常药减慢心率、恶化心脏功能致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方内包含十二味道地中药材,诸药合用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对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心悸均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婴儿心跳正常是多少
不同年龄段的婴儿,心跳正常范围各不相同。一般刚分娩未满28天的新生儿,其心跳的频次更高,为90到180次每分之间。小于一岁的婴幼儿心跳频率,在80到160次之间。一到三岁的幼儿心跳频率一般为80到120次之间,四到六岁的幼儿心率在80到115次每分之间。如果家长发现心跳过快或者心跳过慢,及时的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来排除心脏过快或者过慢的原因。当然,一些特别情况,也会导致婴幼儿的心跳不稳,比如婴儿在紧张、哭闹、吃奶、进食、疼痛、发热,这些都会引起心跳过快。合并一些特别的情况,比如感染、发热、感冒、甲亢、心肌炎等,这些情况也会引起心跳过快。另外,导致婴幼儿心跳过慢的原因,往往有缺氧、低温、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黄疸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在医生确诊明确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还不够健全,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身体状况,可以定期监测孩子的心跳。目前也有一些特别的设备,比如穿戴式医疗,一些手腕手表,都可以监测孩子的心率,但心跳异常时波动比较大,还是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当然,平时作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进行一些运动的锻炼,可以增加孩子的免疫力。同时,在饮食上还应该注意多种饮食的搭配,科学的营养的均衡,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各种能量。对于孩子情绪上可以更好的稳定,以及避免其情绪起伏、波动,对于平稳心跳都有一定的帮助。
语音时长 02:34

2021-10-15

77114次收听

心跳慢如何治
心跳慢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对于生理性原因的几种情况:第一,家族遗传性就慢;第二,运动员长期训练的,或者是经常参加重体力、劳力的人也可以心跳慢;第三种情况,老年人由于运动量比较少,器官老化,心跳速度减慢。像这三种情况,假如说没有特别的不适,没有明显的症状,无需进行治疗。对于病理性的原因,可分为心脏性的和心脏以外的,心脏性的有老年性的,常见的叫病窦综合征,心脏可以表现为平均的慢,或者是绝对值、间歇值的慢。对于这种情况,特别慢,有症状可以用药物治疗,也可以手术,起搏器治疗。药物治疗有阿托品、氨茶碱、异丙肾,假如说这些药物效果不好,病人症状又比较明显,甚至出现晕厥、危及生命的情况,建议可以考虑用起搏器进行介入治疗。除此之外,也需要对引起心跳减慢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患者大多会出现胸闷、心慌、心律失常、心悸等症状,也可以通过心电图、彩超进行明确的诊断。像这种情况,有症状的也可以吃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起搏器治疗。另外,就是心脏外的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往往会出现心跳减慢,像这种情况下,同时也会伴有下肢浮肿、消瘦等多种表现,可以通过给与甲状腺激素补充,来进行治疗。另外,就是脑部疾病,包括颅脑缺血、脑部损伤、脑部肿瘤等疾病,都能够引起心跳速度减慢,大多需要口服药物或者手术来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16

2021-10-15

69198次收听

03:01
胸口有点闷怎么缓解
胸口闷不要考虑怎么缓解,而是要考虑到医院去看病,尤其是看心内科。因为胸口有点闷,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心脏,比方心脏有没有心动过缓和心梗的表现,或者冠心病的早期表现。而心梗、冠心病的早期表现,或者心绞痛的早期表现也好,都是非常危险,而且发生情况非常快的疾病,后果非常严重的。除了心脏之外,胸口有点闷,还可能是肺功能的问题。比如长期抽烟或者长期肺的疾病,使得肺的氧气交换的功能不太好,人体的血液血氧量不够,会感到胸口有点闷。
01:53
心脏起搏器的作用
起搏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治疗心动过缓的,比如比较经典的一些起搏器;还有一类是比较新型的起搏器,比如说治疗心衰的CRT,还有治疗心律失常的ICT。对于传统的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起搏器往往在下列情况是需要安置的:假如患者有非常严重的心动过缓,同时引发了晕厥、黑蒙、站立不稳、乏力,甚至心绞痛、诱发心衰等等一系列症状,那么就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了。安置永久起搏器可以治疗严重的心动过缓,也可以治疗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如果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即使没有黑蒙、晕厥,如果达到了起搏器安置的适应症,也需要植入这种永久起搏器。
心动过缓有什么表现
心动过缓的临床的表现要依据心动过缓的程度,那大部分一般起病比较隐匿阵阵进展很缓慢,早期很多是没有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心室率在每分钟五十到六十次之间,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可以不影响生活和运动。当病情进展到严重的心动过缓,可以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说脑供血不足会引起头晕、记忆力减退、黑蒙,严重的会伴有一过性的意识丧失,晕厥等。那心脏供血不足会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严重的还会有心绞痛发生,晚期还可能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的心衰,或者是继发室颤导致病人死亡的可能。肾脏供血不足会有少尿、肾功能下降的情况,外周肢体的供血不足会引起疲乏、运动耐量的下降,消化系统的供血不足也会有这个消化功能的一个下降、食欲减退等等。
语音时长 01:25

2021-01-15

86867次收听

心动过缓的危害
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或运动员的心率在安静状态下会低于每分钟60次,但这并不属于病态,是属于正常生理性心动过缓。对于这种生理性的心动过缓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病理性的心动过缓一般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心动过缓的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这些一系列的症状,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长期的心动过缓甚至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患者可以表现为认知功能的下降,甚至记忆力的下降等一系列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24

2020-01-09

61014次收听

什么是心动过缓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到100次。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就属于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某疾病,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和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会低于每分钟60次。正常人在睡眠时,心率也会低于每分钟60次,这都属于生理性,不属于病态没有必要治疗,平时多观察就可以。能引起心动过缓原因很多,如随着年龄增长,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冲动形成和传导功能障碍及窦房结功能障碍,有传导系统解剖或传导功能异常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某些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某些特殊感染等等,都可以引起心动过缓。对于病理因素引起心动过缓,应该针对原发病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可以安装起搏器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8

58564次收听

心跳过缓是什么原因
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生理性原因,这种原因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会自然恢复正常。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药物因素、传导阻滞、心脏血管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心跳过缓,建议尽早接受治疗。
01:21
心动过缓和心跳长间歇能用中药治疗吗
心动过缓和心跳的长间歇,中药治疗的疗效都比较突出。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疲劳、偶尔心跳停止的短叹息和长叹息。心动过缓和心跳长间歇患者建议口服宁心宝胶囊、稳心颗粒和黄芪生脉饮补液治疗,注意休息治疗,不要疲劳。临床上心动过缓的病人,通常西医需要安装起搏器;但是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使用中药治疗心动过缓和心跳长间歇在提高患者的心率方面疗效较好,避免很多的病人安装起搏器。所以,心动过缓和心跳长间歇的病人,选择中医治疗会有很好的疗效。
心率过缓有什么危害
心率过缓是指心脏搏动频率过慢,通常在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一般情况下,心率过缓有疲劳、眩晕、呼吸困难、缺氧和心绞痛、窦房结功能障碍等危害。
心跳多少正常
如果健康成人心跳的次数在60次到100次之间波动,就属于正常的范围,假如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超过了100次则称为心动过速,心率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睡眠和休息期间的低心率,运动时,情绪波动,紧张和外部环境温度会导致心率加快。在其他情况下,比如使用某些药物,或某些疾病同样会导致心跳变快。
心率过缓的注意事项
心率过缓时首先要注意饮食,多吃低脂、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要戒烟戒酒,避免吃高盐、高脂、高胆固醇、生冷刺激的食物。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多休息,室内环境清静干净,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平时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应用药物提高心率或者安装起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
心率过缓有什么危害
心率过缓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还是比较多的,它会影响心脏功能,同时也会影响血液循环,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昏厥等症状。有一些人也会因心率过缓而出现意外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药物和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静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