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献血的好处和坏处

210412次浏览

献血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体血粘度,防治高粘血症的出现,让人长期保持头脑清醒,另外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癌症的出现几率,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经常献血,它也会使得血管出现有不可修复的破损,在外力挤压下很可能会出现有血管破裂。另外献血之后,由于血养供应不足,也经常会使得人们出现头晕

很多人都有献血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定期到血站献血,献血它其实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拥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长期或者是过于频繁的献血,对于身体健康其实也是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的。那么,长时间坚持献血的好处和坏处分别都有哪些呢?
  一、献血的好处
  1.献血可预防高粘血症
  有科学研究发现,长期坚持适量的献血能够使得血液当中的粘稠度明显的降低,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液的流速尤其是对于提高脑血流量能够有很好的好处,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治高粘血症,让人长期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醒。
  2.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男性坚持献血能够有效降低各种癌症的发生几率。这主要是因为身体当中的铁元素,如果含量过低的话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这时候人的行动就会变得迟缓,而适量的献血能够有效的增强血液活力,让身体当中的含铁量也能够有所提高。
  3.可延年益寿
  国外有研究发现献血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献血组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70岁。
  二、献血的坏处
  1.献血造成血管破损
  献血的时候针孔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破损,这种破损是终身无法修复的。这种破损如果在不可知的外力挤压之下,很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从而给身体对身体好比较大的损害。
  2.导致脑部供氧不足
  献血之后人体当中的血量明显减少,这时候很可能会引起脑部供氧不足,这时候就会出现了暂时性的头晕,因此在献血之后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修养,这时候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让自己劳累过度。

相关推荐

血清铁正常值是多大
血清铁的正常值,成年男性是11~30μmol/L,女性是9~27μmol/L。不同的年龄阶段,血清铁也有比较大的波动。比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具有一定的差距。一般血清铁的降低更常见于铁缺乏,比如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这时候补充含铁的药物或者是食物,多数血清铁能迅速的恢复到正常范围。而血清铁升高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铁过载情况,在一些感染性的疾病,长期慢性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包括一些使用含铁的药物引起的铁过载,反复的输注红细胞引起的铁过载,都能引起血清铁的升高。发现血清铁升高以后,临床上要做一些鉴别,找到引起血清铁升高的原因。在一部分病人铁过载比较重引起了贫血,引起了脏器功能损害,必要时候还要进行去铁治疗。
语音时长 00:59

2021-12-30

82650次收听

血常规如何看细菌感染
临床上不是所有的细菌感染都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也就是很多的病人虽然出现了感染,但是血常规可能不会有显著的改变。但是一般从规律上来说,出现了细菌的感染,往往可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这个是细菌感染最常引起血常规的变化。因为这些改变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中都能见到。比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就常见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在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或者使用一些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也常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以后,建议患者朋友还是到医院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细菌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当然最常见的部位还是以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的感染最为多见。
语音时长 00:58

2021-12-30

94720次收听

血红蛋白低吃哪些补的快
血红蛋白低就是贫血。贫血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缺铁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就需要补充铁剂。食物中动物性蛋白,特别是猪肝、猪血、内脏里面含有的动物性铁比较丰富。动物性铁和植物性铁相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多吃一些猪肝、猪血和动物内脏,配合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造血原料的缺乏除了铁以外,叶酸和B12的缺乏,同样可以引起贫血。叶酸在一些蔬菜、水果、谷物中含量比较丰富。而维生素B12在动物内脏中含量比较丰富,所以出现叶酸或者B12的缺乏,要有针对性的补充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当然出现贫血以后,首先建议患者朋友还是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明确引起贫血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药物和食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66935次收听

0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偏高的原因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也就是说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越高,提示红细胞大小差别就越严重。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略微超过正常值,其他的血常规检查指标结果都正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意义。如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此时考虑是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该疾病和长期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直接关系,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此时外周血中红细胞大小不均匀,所以也会出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以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会逐渐纠正,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外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也可以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有效以后,因为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于长期体内的铁元素缺乏,红细胞无法正常利用铁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体积偏小。但是补充铁元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可以利用铁元素来正常的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体积就会出现逐渐增大,在缺铁性贫血的恢复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也会出现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匀的情况,此时血常规中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就会偏高。
02:49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的平均体积与血小板的成熟度有密切的关系。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偏小,不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偏大。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血小板破坏增加,但是骨髓造血功能良好,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中未成熟的血小板提前从骨髓中释放出来,从而引起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第二,骨髓抑制造血功能解除以后,骨髓当中未成熟的血小板提前释放出来,血小板平均体积也会偏高,如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第三,可能见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第四,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大失血、外伤或者较大手术创伤状态,外周血中可能会见到巨大血小板。第五,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血小板的体积可能会有轻度偏高。此外,先天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天生体积偏大;怀孕中晚期,伴有水肿、高血压的人群也可能出现血小板体积偏大。当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时,需要结合血常规的其他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孤立性的只看血小板平均体积这一个指标。血常规中伴有多个血液学指标异常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等,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最终明确病因诊断。
01:46
抽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抽血对身体没有影响。抽血是临床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主要目的是确诊疾病或除外某些相似疾病。其次是确定治疗效果、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日常常规的抽血,抽一管血液大概是2mL~3mL。而如果是献血,献血单次的量是200mL~400mL,相当于100多管的抽血化验量。献血对身体没有影响,所以抽血是血液化验,对身体也没有影响。很多人会担心抽血是否会造成贫血,其实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患者应该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尽早确诊自己的疾病,通过抽血监测不良反应,使疾病得到最好的最快的诊断和治疗。
02:53
白细胞三个+是什么意思
一般白细胞三个加号主要是尿常规的白细胞表现,反应出尿中的白细胞数量比较多。一般高倍镜下白细胞超过五个,就认为存在尿中的白细胞增多。此时经常会合并尿里的红细胞增多,病人很容易有尿系感染相关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病人可以应用静脉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比较轻的泌尿系感染,也可通过口服药控制。如果泌尿系感染比较严重,同时又引起发热、腰痛,建议病人采取静脉输液。如果在一周后,整个尿常规都恢复正常,其实也不建议病人立刻停药,应该是再口服抗生素一周,尽量把泌尿系感染治彻底。
02:45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是反映早期的血小板,功能相对不完善,所以个子偏大。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反映着骨髓的功能好。其主要是可以见于生理状态,也可以见于病理状态。在病理状态时,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用化疗后,新的骨髓抑制在恢复的过程中,会存在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其反映骨髓储备不错,还会产生血小板。若没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只存在短时间的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可忽略。多数情况下是一过性因素,比如感染性因素触发了骨髓的抑制过程,造成了骨髓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增加,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如何处理高白细胞血症
高白细胞血症,需要配合医生采取化疗或者使用细胞分离机,把过高的白细胞单独采集清除掉,同时配合医生采取水化和化疗等方式治疗。高白细胞血症,一般是指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大于100*10^9/L,同时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白细胞瘀滞综合征的症状,一般是因为患有急慢性白血病引起。患者出现高白细胞血症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反应迟钝、脑出血和言语不清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比较容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和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79220次收听

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偏高是什么原因
引起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病因有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果血常规检查,出现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同时伴随有中性粒细胞升高,说明是某种感染性疾病引起,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中耳炎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某些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以及药物过敏等,都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都可能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9999次收听

血浆置换为什么要做3次
血浆置换要做3次,可能是因为1次血浆置换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具体分析如下:
血小板一直偏高是什么原因
不少人都有血小板偏高的烦恼,有些甚至是一直处于偏高的状态,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一个就是一些外界因素,会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高。
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低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比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等,会造成皮肤黏膜以及内脏出血。血液疾病会使血小板遭到破坏,另外,感染、药物等等都会使血小板降低。要对症使用药物治疗。
血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红细胞如若出现偏高的现象本来就是异常的,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是大家也会关心所引发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烧伤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严重腹泻而导致的,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因为患有疾病而导致。
球蛋白偏高的危害
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有比较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球蛋白偏高会引发多种疾病,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肝炎、肝癌,胆汁郁积,肝胆疾病,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