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药吴茱萸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9-07-0969777次浏览

吴茱萸作为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有很多的好处,功效与作用自然也是很多的,常见的就是散寒化瘀,理气止痛,降逆止呕,降低血压,保护肠胃以及抗菌消炎。

吴茱萸这种植物的果实成熟晒干之后可以入药,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虽然说这种中药材略带毒性,但是其药用价值却非常的高,在多种中药方剂及中成药当中都有应用,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么中药吴茱萸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散寒化瘀:吴茱萸这种中药材性质大热,所以其具有散寒化瘀的功效。服用了这种药物之后,人体的抗寒能力能够增强,同时也有助于驱除体内的寒毒,改善寒湿腹泻以及经期腹痛,体寒怕冷等不良的症状。
  2、理气止痛:理气止痛也是中药吴茱萸常见的功效与作用之一,这种药物可以温中燥湿,还能疏肝下气,改善人体气血不和的症状,让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并且缓解腹部疼痛、头痛等不良的症状。
  3、降逆止呕:中药吴茱萸还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如果说患上了某些胃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使用吴茱萸之后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的不适,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呕吐症状。
  4、降低血压:中药吴茱萸还具有保护人体心血管健康的功效,同时也具有非常好的降压效果。因为这种中药当中含有特殊的物理成分,能够扩张人体的外周血管,让血液流通的速度加快,血压也会因此降低。
  5、保护肠胃:保护肠胃也是中药吴茱萸重要的功效作用之一,这种中药材当中含有芳香的挥发物,这种挥发物对于胃部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起到健胃的效果。对于肠胃功能不是很好的人来说,适当的服用吴茱萸是可以调理肠胃的。
  6、抗菌消炎:中药吴茱萸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其对于某一些类型的细菌能够起到抵抗作用,再加上其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可以杀灭身体当中的细菌,抗菌消炎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相关推荐

02:42
什么药对补血益气有帮助
补血益气可选择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改善。常用的中药有人参、红参、阿胶、熟地黄等,均有很好的调节机体补气养血的功效。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四物汤、四君子汤、复方阿胶浆等。其中复方阿胶浆由东阿阿胶、熟地黄、红参、党参、山楂组成,具有补血益气、滋阴补血、健脾益气等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气血双补之效。除用药外,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驱寒保暖,避免寒气侵入身体,也可帮助气血化生。
02:47
全身发冷想吐怎么回事
全身发冷想吐,临床上偶尔能够见得着这种现象,这种情况多数都是在身体出现发烧的前夕,或者身体出现高烧的前奏。如果病人出现了全身发冷的情况,同时又想吐恶心,就往往预示着病人,马上就要开始高烧,这种情况往往都见一种急性的疾病,急性的感染性疾病,像常见的大叶肺炎,或者急性的肾盂肾炎,比如像一些胆道的感染,急性化脓性梗阻性的胆管炎等。另外像一些心内膜炎等,急性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出现病毒,微生物由感染到进入血液,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这时候身体出现高烧的时候,高热的情况,往往就会出现全身的发冷,想吐情况。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一般指的是患者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状态,需要服用补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一般来讲虚症往往需要服用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时间多短或者多长,主要是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患者气血不足的程度来决定,一般可能需要数月也就是3个月到半年左右,大概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进行调理。但是要说明一点,长期吃补药的时候一定不能每天都在连续的服用药物,如果每天连续服用药物,会引起一些问题,比如食欲不振,患者食欲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这样也不利于药物的吸收,因此如果长期服用药物,超过了3个月以上的时候,一般要建议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服药,星期六、星期天作为让胃等消化系统休息的时间这样服药,或者是服用3个月以后一、三、五服药,二、四、六休息,这样服药的方法才能够保证药物充分吸收,又不能破坏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另外长期服药有可能会引起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尤其是成年人或者是老年人,长期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补钙,另外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人长期服用中药,要注意血钾升高的情况,长期服用中药的时候对肾功能不全,或者是慢性肾功能性尿毒症的情况,一定要定期的查血钾,防止出现高钾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10

2021-07-09

106975次收听

02:48
气滞血瘀是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在中医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气滞血瘀表现为:一、胸胁胀闷,郁结,情绪上郁郁不欢。二、如果血瘀有血脉运行的障碍,可以看见舌苔发暗,有瘀斑、紫斑、瘀点等情况。在舌底还会出现青筋的表现。三、在皮肤表面出现静脉曲张,静脉凸显比较明显,所以气滞之后,血气就不能够循环,就是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的危害,表现为:一、女性月经的时候容易痛经或月经里面含有一些血块。二、如果气滞血瘀更为明显,更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血管的阻塞,出现血栓,在心脏部分就会出现冠心病、心肌的缺血。三、脑部疾病就会出现脑血栓、脑栓塞、出现脑梗死,还有缺血性脑病的出现,需要及时的预防。最常用的预防气滞血瘀的药,可以把田七打成粉进行冲服,每次2-3克就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气虚体质的表现
气虚体质常出现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常自汗出,动者尤甚,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气虚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的表现。五脏气虚在临床上均可见,以心、肺、脾、肾常见,除上述的气虚证常见的临床表现外,同时并见心、肺、脾、肾气虚的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的症状。发病的倾向:易患感冒、气虚眩晕、内脏下垂,平素抵抗力弱,病后康复缓慢。治疗以补气养血为总的治疗原则,还应针对脏腑辨证,分别选用补脏腑之气方药。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4

62174次收听

02:17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区别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都不同:第一,临床表现,临床常见是脾气虚的患者,病人可能表现为脾胃的虚弱,没有食欲,肚子胀、消化不良、乏力、困重、无精打采等,同时会有一些脾气不足的浮肿的表现,甚至还会有溏便。脾阳虚比脾气虚严重,因为气虚发展到阳虚有一个程度的改变,脾阳虚的患者一般会生寒,病人会觉得脾胃有寒气,大便总是不成形,甚至是水样便,或者是天不亮就要去上厕所。第二,治疗,脾阳虚的病人病情相对比较严重,临床不仅要补脾气,还要加一些振奋脾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
气虚有哪些食疗方法
气虚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个病情,气虚的患者临床常见就是会觉得有气无力,患者自己都能感觉到跟其他人比起来总是精力不济,经常会感觉到疲倦,睡一整天还是觉得睡不醒,好像还是觉得浑身无精打采;此外说话的时候开始声音还比较有力,到后来就没有力气发声,声音会越来越低沉,最后发不出声;另外有些病人可能还会容易感冒,总是生病,只要有一些季节的变化就会生病,这类病人比较严重,建议他去找中医大夫进行治疗;如果比较轻,可以建议他在家里常吃一些健脾益气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或者药物,比如说像山药、枸杞子都可以有一定的补气的作用,此外像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这类病人都可以使用。
语音时长 01:19

2019-09-17

56259次收听

益安宁丸的功效与主治和副作用
因为益安宁丸当中存在着大量的中草药,而且不存在药效非常猛烈的成分,所以相比较而言依然不会给大家的身体带来副作用,并且益安宁丸还存在着大量的功效和主治功能,比如说补气活血、提供心肌能量、养心安神、强健肾脏等。
车前草的功效
车前草的主要租用有:利尿作用,车前草对人或家畜的排尿有益。治疗哮喘,车前草能有效清除人体咽喉痰,镇静哮喘,对咳嗽的治疗也有影响。对于胃的维持,车前草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可调节胃液和肠液的分泌。还具有抗炎作用,对炎症引起的某些水肿有治疗作用。
当归能长期吃吗
许多女性都将当归看作美颜养容的滋补首选,而当归也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药材,可以更好的调节女性身体健康,但当归如果长期服用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疲倦嗜睡等的症状,因此当归保持两三个月的服用期即可。
阿胶是什么
阿胶是使用驴皮块经过一系列煎制而做成的,其营养滋补价值非常高,主要是具有补血养血、安胎调经以及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不过阿胶也有一定的禁忌,尤其是不适合肠胃功能弱、内火旺盛一类人群服用,否则就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哺乳期气血不足怎么补
哺乳期气血不足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乏力,精神差或者奶水不够,直接影响哺乳,影响乳汁的分泌。哺乳期气血不足首先在饮食上应该注意清淡,有营养,能够吸收的。补充人体的气血。另外注意休息,气血才能得到保证。生活调理上也可以吃一些益气养血的药物。比如平时煲汤可以加入黄芪,当归等,平时吃少量的阿胶,也能够起到补血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25

2018-03-30

60660次收听

男人气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
男人气血不足的症状有疲劳、乏力、困、入睡困难和睡不醒等,且面色幌白或萎黄,还会有身体沉重的表现,比如发胖、发肿,活动以后疲劳加重、腰酸腿软、食欲不振。有一部分人会有多梦的情况,长时间睡眠后晨起并没有轻松感,依然存在疲劳的状态,舌头属于淡白,舌体胖大,有齿痕。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舌苔白厚,甚至痰型的情况,脉象大而无力,重按后也没有力气。
语音时长 01:24

2018-03-30

56343次收听

气血不足头晕吃什么补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出现头晕,浑身无力等症状,这样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容易出现,这个时候,要及时从食物上面来补充。那么,气血不足头晕吃什么补?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详细的了解吧!
02:25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气血不足可通过药食同源的食物调理气血,补血食物可用大枣、阿胶;补气食物可用山药、茯苓;补血药物可用旱莲草、桑寄生;补气药物可用人参、党参、太子参;通过服用药膳粥及代茶饮也可调理气血,此外补气血不仅靠补还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