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维生素C和E的危害
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通常安全,但过量或长期不当服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维生素C过量可能导致胃肠不适、肾结石风险增加,维生素E过量可能干扰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时多余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但单次超过2000毫克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长期每日摄入超过1000毫克可能增加尿液中草酸盐浓度,提升肾结石形成概率。部分人群服用后可能出现反酸或胃部灼烧感,尤其空腹时更明显。维生素C还可能干扰血糖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监测。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长期每日摄入超过400国际单位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增加手术或外伤后出血风险。高剂量维生素E可能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影响骨骼健康。部分研究提示过量维生素E与前列腺癌风险存在潜在关联,但证据尚不充分。脂溶性维生素易在体内蓄积,长期超量补充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维生素C与维生素E联合补充时需注意相互作用。维生素C可能还原被氧化的维生素E,但高剂量组合可能加剧抗氧化失衡。维生素E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同服时需谨慎,可能增强药效。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过量补充维生素E可能激活免疫反应。维生素C摄入超过每日需求时可能促进铁吸收,对血色素沉着症患者不利。孕妇每日维生素E摄入不应超过1000毫克,避免胎儿发育异常。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降低某些化疗药物效果,肿瘤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建议通过均衡饮食获取维生素C和维生素E,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坚果、植物油、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E。健康成人每日维生素C推荐量为100毫克,维生素E为15毫克。长期服用高剂量补充剂前应检测血液浓度,避免盲目补充。出现头痛、视觉异常、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慢性病患者、术后人群、孕妇等特殊群体使用维生素补充剂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相关推荐
